我似乎总被某些根深蒂固的意识“束缚”着。
我应该要在其他人、陌生人面前表现自信大方,阳光外向。我应该每天勤勤恳恳。我应该花点时间逛逛“实用的”网站:豆瓣、知乎、分答等已增加自己的见闻见识。我应该每天注意好自己的容颜,用用洗面奶,保湿液等等。
其实就一两句话就能概括:我应该(内心渴望)要成功,我应该成“我”自己。
我希望能成为颜值高,受人尊敬爱戴,事业有成家庭有爱,一生平缓向上的人。虽然有这种想法可谓人之常情,不属为过,可是我似乎总忘记一点:现实教会我的是,你只不过茫茫众生之一,你经历过的事情,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过。那些你总曾经期望过但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那些我认为努力改造就能成为心目中的样子。
失败与挫折其实是常态,在陌生人面前表现紧张,在有些场景表现得“不同寻常”,甚至让其他人感觉与刚认识你的时候不一样其实也是“常态”。我努力学习增长见闻,我努力洗脸希望变帅,但到还是未能如愿以偿,这更是一种“常态中的常态”。
我都忘记了“常态”。缺乏了常态意识,看清认识的意识,便认为绝大多数的“负面行为”或者“负面情绪”的词语都应该以杜绝,远离,甚至有着类似“看不起”的态度对待。就好比如:紧张,焦虑。这是一种隐形般不正常的心理表征。常见的人总是告诉我,面对陌生人不要紧张,不要焦虑 ;站在讲台不要紧张,不要焦虑。听起来就好像告诉你:“你就是个不正常的人,因为你本来不会紧张,不会焦虑,所以不应该有焦虑,不应该紧张。”简而言之(往暗处方面想)对方的用意告诉你:你不是一个正常人(说话人其实也是)。忽视这种意识的其中一点危害就是容易被这个社会教育成为“性格压抑”的人。
再往深,忽视常态化的意识还会带来你对失败的无限恐惧,对挫败的无限担忧。一方面你还没有面对失败或者挫折后,自己应该怎么样接着做,没有一个打算或者预案?另外,你完全不认识到失败或者挫败是我(我们)生活中的常态。
我有时做事总是畏手畏脚,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做,不愿意做,而是我潜意识告诉我,我害怕那份突如其来的失败感,挫败感。 我害怕那让人窒息般的指责和不休止的评论。外在的压力强势地把内心的驱动压倒。更重要的是,我对失败对挫败的认识非常浅薄。失败后的我该如何做?感到挫败后的我,又该何去何从?
首先,提出对失败和挫败的“常态化”思维指的不是,你不做任何事的借口或者理由,更不是在失败后无限释怀自己,推卸自己责任的理由。
常态化是给我一种视角,一种看自己,看周边,看社会的视角。
看自己,让自己更为平稳地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尽早地从情绪的深渊中“逃离”,并迅速地投入到(积极地)改进优化的项目中。同时,不再那么低估自己的能耐,不再那么高估自己的自信。
看周边,常态乃是广大百姓的生活写照,失败和挫折更是如此。倘若他们没那么幸运地知道这是“常态化”的现象,我便更能同情地观看着周遭的一切,给出善意的回答。
看社会,一方面:那更能辨别出长辈们对晚辈们的教导,那些是真心真意,那些是随便搭讪。更能识别那些(未来可能)潜在优秀的伙伴或者晚辈。另一方面:开始提防,开始远离那些“试图”教育我们人生观的外界信息。例如:互联网媒体的电视剧,每天热点新闻的推送... ...
有人曾经说过,家庭教育里有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失败对挫折的教育。就我家庭为例,也参考身边不用家庭环境长大成长的表哥表姐们。这方面的教育十分的贫瘠!
家长常见对孩子说:不要怕,不要担忧。假如输了失败了,那就再接再厉,努力争取上游。这听起来似是而非的话,其实是父母们的万金油,对付这一类事情的“黄金法宝”。期初孩子默认认同了父母们的话,并试图开始再接再厉(我父母是没告诉我再接再厉是具体应该怎么做?),那基本上就是按照原来的路径重复走一遍,当然这样的效果很难有改善,即便是有,也是凑巧或者某些运气般的因素掺和了进来才导致前后效果的差异。但更多的时候,你继续使用之前失败和挫折所使用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会“重蹈覆辙”,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
事情的推演便是,孩子问题还是未能解决,孩子依旧感到困惑,然后(通常)请求身边亲近的人,也就是父母。而父母又会搬出那一套言论:不要XX,不要XX,这次XXX,下次就依旧继续。几乎是同样的语言模板,几乎是同样的语气。孩子们依旧没能在父母身上学习到些什么,没有完成的那颗小小“渴望成就愿望的心”。反倒是这样来回的问答,孩子厌倦了再向父母讨教的意愿,(因为他们早已能预知大人们的回答),同时也失去了对事情的更深一步的探索,失去了“更多的可能”!其危害还不至于一处,孩子们对失败和挫折等感到更为的担忧,那有什么方法干脆让自己不要担忧不要紧张?那就索性不做任何我没十全把握的事,那些能引起紧张的或者担忧的事情都“本能般”躲得远远的。即便被动卷进事情的漩涡,他们会比其他人表现得更加“消极怠慢”,“拖拖拉拉”的样子。
父母们或者长辈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完善的是:
第一,忽视情绪“常态化”。鄙视甚至理所应当地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存在的,。
第二,忽视给出解决方案,训练思维路径。一方面有可能是方案不成熟,缺乏方向缺乏的指南;一方面是方案是预期可行的,但在每个环节上的执行力都打了折扣,最终导致了结果的不如人意。实质上,孩子们是希望有个思路。有个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如何培养他们回顾案发现场,逐次将问题拆分,排错,提高各项环节所需的执行力最佳生活例子。即便退一万步,所有的培养和努力,都换不来最后问题的解决,但也绝不妨碍孩子再碰到类似的事情时,再有勇气地提出改进。
第三,忽视教导同类事情的教导意识。
第四,对后来成功有进展的事情,没有向孩子表示称赞,赞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