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极其反感我妈,在早市上买三、五十元的衣服,太掉价了,没有牌子,不知道是哪个三无厂家做的。
可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这两年消费降级后发现原来我妈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我刚上班的时候,我妈不到五十岁,买衣服先看价格,价格满意了看款式,款式好,马上拿下,款式不好,价格实在美丽,也要买回家。
每次看见妈妈穿这样的衣服,还在我面前左右照镜子,问效果怎么样。能怎么样,没型没款,完全穿不出气质。
可咱不敢说啊,撇着嘴,不情愿的说“嗯效果还可以。”
妈妈不以为意,总是炫耀她花了很少的钱,买到了衣服,占了多大的便宜似得。
妈妈给全家人买,我吓出一身冷汗,直呼不要不要。
可是老妈给全家购买,怎么可能放过我呢。买回她认为满意的衣服,可我看不上,在家当家居服,都嫌弃埋汰,直接压箱底。
刚上班心气正盛,买衣服必须是名牌,不带牌子穿出去感觉掉价,影响我的形象,有损我出尘的气质。
我的工资那是不够的,父母必须贴补。
好在父母说正值花季要谈对象了,穿就穿吧。
有人惯着,资金充足,更加坚定了穿名牌的信念。
结婚后队友挣得不少,我家月光族基本不攒钱,生活感觉过得挺滋润的。
年龄大了,没有欲望买衣服,连打扮都懒懒的。
孩子上大学,需要钱的地方多起来。现在女孩子买房也是一种刚需,一下子有种紧迫感。
加上发现工资多少年没涨过,物价涨工资不涨,日子过得紧巴起来。
前两天同事穿了一件T恤,板板正正,效果不错,非常出彩。
一问价格25元,现在衣服这么便宜了,全科室的人都沸腾起来,纷纷要买,给自己买还不行,给家人买,务必做到人手一件。
一下子买衣服的兴致调动了起来,仔细想想自己几年没有添置新衣了,是该买了。
在网上下单期待新衣服到来。
去早市上买菜,有一个卖衣服的摊子,生意一直火爆,早知道它的存在,从没有光顾过。
去的时候,好多人围着排起长队,有件苎麻的衣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自觉的走近看了看,质量不错,胸前绣着花,是我喜欢的类型,一问价格才89元,太便宜了。
犹豫啥,必须买呀,款式好、料子满意、价格实惠,没有一样不满意的,还不出手吗。
还有一件紫色T恤我看着也不赖,果断拿下。
美不滋滋的,添置了3件衣服,一件25、一件89、一件39,一共153元,心下满意,花小钱办大事,估计几年不用买了。
回家穿上新衣,在镜子面前搭配搭配,看配什么衣服合适。
看着镜子里左右晃动的身影,想起当年妈妈也是这样在早市买了衣服照镜子的样子。
拿着衣服的手停在半空中,原来妈妈一直才是懂生活、会生活的人,是睿智的人。
而我虚度半生,在意的东西,到头来都是浮云。口袋里空空,一把年纪了才明白。
我瞧不上的妈妈行为,早早的把这一套玩得溜溜的。
衣柜里的皮呀草呀,梳妆台上的首饰呀,有啥用,现在看着都碍眼。
我浪费的钱啊,都攒起来,现在不敢说能买套房,最起码压力小很多,痛恨年轻时候的自己,恨不得穿越回去,打自己一顿。
只能安慰自己,只要觉醒了就好,现在开始攒钱,过极简生活,降低欲望,不是必须品,不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