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家,除了团聚,爱也是主旋律。
不说回娘家,因为娘已经不在很多年,每每到这一天,还是一个痛点。
雨从除夕夜一直下,早上十点我们从家里出发,雨大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路上,我在车里完成了朗读。坚持每天早上在喜马拉雅朗读打卡已经一个月,不想因为生活节奏改变而忘了,所以那一刻想起,马上跟车里两位先生预告一下先不说话。车外雨声很大,我知道录音会录到,但也觉得没关系,就当是背景音乐了。选了林清玄短短的几句文字《微光》,伴着雨声读完,不到一分钟就录完了。
感觉,心情一扫阴霾,好像也感受到母亲的爱,那爱,在任何可见和不可见的角落,继续温暖着我。

大家庭,3+3+4+1,其乐融融欢聚一堂。最给大家带来欢笑的,当然要数4岁的小侄女,简直是女汉子一个,嗖的一下爬山沙发,从这边沙发,穿越到那边沙发,突然往下一跳,转身又爬上因为人多而临时加上来的餐椅,几把高高的餐椅并排,她就当大桥走。我们陪她玩纸杯、玩玩具,她出其不意,给我送来几个香吻,那一刻真的暖到心窝里。
午餐当然还是火锅。按理说,火锅就弄个汤底,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海鲜、肉、鱼、菜分次加入锅中煮就好。但老爸是曾经的大厨,他每年也都会另外特意炖上一大锅的羊肉和炸一大盘鸡翅。
今年的炖羊肉家里没有红枣,也没加酱油,羊肉炖土豆颜色清淡,但还是一如既往可口,大家都赞不绝口。老爸炸鸡翅是为了几个孩子,其实最大的所谓孩子——外甥其实已经20+,依旧喜欢吃外公炸的鸡翅,每每都会夸比肯爷爷、麦叔叔的鸡翅好吃。
在大家的夸赞下,老厨师也很开心,跟大家介绍起他炸鸡翅的配方有何特别,说是今年在面糊里多加了淀粉,还加了碾碎的炒花生,所以吃起来更脆、更香。
嗯,难怪那么好吃。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看不见的配料——爱。
让大家赞不绝口的还有老爸的另一个拿手好菜,他的自腌咸菜。没有买的那么咸,可以多吃几口,而且脆脆的,口感相当好。潮汕人都喜欢的杂菜,据说潮汕出门旅游也会带上的,除了功夫茶具,就是腌杂菜了。
先生请教老爸的咸菜是怎么腌的,他给大家介绍起来,我能感受到老人家满满的成就感。他介绍完,还说,工序大致是这样,操作起来就不一定是这个味了。当然,菜谱总是雷同的,不同的人做出来的菜却是截然不同的。除了厨艺,还关乎做菜人那一刻的心情、人生状态。
老爸看到自己从瓶子里夹出来的咸菜,一下子就被吃光,他又起身去把瓶子拿过来,又夹了一些放到盘子里。油腻吃多了,大家就点咸菜,感觉胃口更开了。一餐下来,老爸说:“吃掉了一瓶咸菜啊!”大家哈哈笑起来。
今天的火锅,也是我熟悉的火锅操作模式,从汤底,主菜配菜和酱料,都是我习惯的味道。我是真心觉得这一餐吃得好舒服。结婚二十年,婆家的火锅吃了二十年,依旧不是自己家的味道。前面二十几年养成的饮食喜好,是一辈子不轻易改变的吧?
下午回家时,老爸往儿子口袋塞一叠**,说给他上学花,就像当年,他塞给我零花钱让我去买喜欢的书。他还送了我们一瓶他自己腌的咸菜,还有一包他知道我可以喝上的茶。我不能喝单枞茶,每次他都不忘嘱咐弟弟泡茶时,另外泡一壶我能喝的大红袍。尽管我每次都表示不用因为我的不同另外泡一壶。
年底回去时,老爸特意跟我们说,小侄女是他的开心果,每天只要她喊上几句爷爷,他就特别开心。我知道,这几年,幸好有小侄女,老爸精气神明显比前几年好多了。每天接送小侄女,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
感恩开放二胎,感恩小侄女的到来。
姐姐送了我们一袋他们亲戚自种的红番茄。弟弟送了我们一大袋零食:开心果、蜜饯、瓜子.....所有的食物,用一个蛋糕房装蛋糕用的大大的保温袋装着,沉甸甸的。
我知道,里面装的不只是食物,还有可见不可见的,满满的爱。
回程路上,特意上喜马拉雅听早上自己录的朗读音频《微光》:
纵使太阳和星月都冷了,
群山草木都衰尽了,
香炉的微光还在记忆的最初,
在任何可见和不可见的角落,
温暖的燃烧着。
伴着弱弱的沙沙沙的雨声,录得很随意。那沙沙声,像是母亲曾说话:“阿妹是读书人!”像是我每每想起时,在心里作答:“好的,我会一直做个读书人。”
大年初二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天,爱是主旋律,提醒我虎年校准航线,继续上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