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与酒
文/南山乔松
01
唐朝大诗人李白喜欢游山玩水,游玩时诗兴大发(他自称写了一万首诗,实际流传下来有900多首)。其实,谁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干正事,那是因为李白祖上与士农工商中的“商”有关,因而失去了科举资格。
不能为国效劳,自己满腔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因此李白郁闷呀,但又无可奈何,于是乎他才不得已寄情于山水,想象自己是个侠客,仗剑走天涯,《侠客行》诗曰这种状况:“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但是,李白埋藏在心底的郁闷到底需要排遣,那就借酒浇愁呗,《将进酒》诗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整首诗,李白在为自己喝酒开脱,还应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感。
酒酣耳热之际,李白确实写了很多脍炙人口但又极其夸张的诗,好像不夸张,不能显现其风格。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实借酒浇愁,愁更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而且还失眠,半夜胡思乱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2
不知情的人们,以李白为例,说,喝酒好啊,喝了酒能作诗。《红楼梦》里的薛霸一定是这样想的,你看,他喝酒吟诗装风雅时吟出了“一个苍蝇嗡嗡嗡,两个蚊子叮叮叮”这样的高级好诗。
吟诗作对,真要靠喝酒找灵感吗?不一定。杜甫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候,可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没酒没肉饿肚子的情况下写的。
03
东晋有个大文学家,江西第一个大文豪,陶潜陶渊明,五柳先生,他酷爱田园生活,酷爱到什么程度呢?他在《归田园居》里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对他来说,除了自然,其它都是牢笼。
陶渊明在《饮酒》中这样描述他醉心于田园生活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生活的真谛!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但是这样的生活真的好吗?至少是非常非常清苦的。陶渊明在其文《归去来兮辞》中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孩子太多,米缸里没米,维持生计的本领,自己也没有找到。
想过优哉游哉又清苦的田园生活,可以理解,但我们不懂陶渊明为什么要与世人与世事绝交?一如其文说的“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难道是因为他认命了?!一如其文说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富贵我不想,成仙我无望。
事实没有那么简单,一,否则陶渊明也不会写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只能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桃花源中;二,否则陶渊明不会借酒浇愁,《归田园居》只有6首诗,而《饮酒》写有20首。
04
陶渊明的精神实际上是寂寞的、愁苦的。因此借酒浇愁,天天喝得酩酊大醉(也许是没钱喝的假酒吧),然后采菊,种豆,荷锄…在东篱下,南山中,田间地头…通常吃晚饭时,家人不见他踪影。
其时,不是陶渊明“带月荷锄归”干活去了,而是他借酒浇愁,愁更愁,左愁右愁,上愁下愁。这么愁,陶渊明一喝就醉,醉了不知归家。家人还不知他醉倒在哪里。
于是,家人喊上村人,举着火把,漫山遍野地找人。最后,可能在大石头后面,可能在草垛里,可能在小泉边…找到兀自在那酣睡、不省人事的五柳先生。大家只好把他架回家。
更可悲的是,陶渊明这样的大文豪,5个儿子却一个不如一个,相互比赛谁没出息。他的儿子们虽不必像苏轼儿子那样,混得不错,但至少也应该像李白儿子那样,做个普通人。
05
唐宋八大家中,有一家就占了3个,三苏。其中大文豪苏轼苏东坡,不但诗词文章好,还爱吃,是美食家(当然这里面有很多虚构的成分),还爱喝酒。
苏东坡喝酒和欧阳修一样,酒量是不行的,“饮少辄醉”。但是,不知是自己真爱喝,还是觉得朋友见面吟诗作赋时,没有酒好像就缺点什么,为附庸时尚而喝酒。因为唐宋时期,歌姬舞姬异常盛行。
东坡先生也是一喝就醉,醉了就倒,倒了就睡,俗称“文醉”。他曾在徐州做了两年知州。有一天,苏东坡又喝醉了,颤颤巍巍走到半路,吃不住酒劲,倒在一块石头上。
然后抱着石头就呼呼大睡,这块石头就是现在云龙山上的“醉卧石”,又称“东坡卧石”、“东坡抱石”。
06
另一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自号醉翁,“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虽然不能像苏轼那样,过琴棋书画诗酒茶赋的美好生活,但也不会像陶渊明那样,在农村过得那么贫苦。
修哥至少可以开宴请:“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搞娱乐:“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北宋文豪、名臣范仲淹戍边时,面对边疆的空旷开阔高远苍凉,也会喝喝酒排遣排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大概老范是在喝了酒以后豪气干云才写了《岳阳楼记》,看“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从而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那个与徐州名姬关盼盼之死脱不了干系、以写爱情诗著名的白居易,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他最喜欢找歌姬舞姬搞party了,却偏偏说自己平时在江洲“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有一天晚上,白兄在送行朋友时遇到一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琵琶女,马上“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最后,“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对白兄弟来说,喝酒取乐,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07
许世友将军,谁想当师长,他把3瓶茅台往你面前一放,喝下去,还清醒,欧了;否则没有资格谈。就是有这样的奇葩事!
现在,在酒文化盛行的地方,有朋友来,都说要让对方吃好+喝好。吃好,就是大摆宴席搞浪费呗;喝好,就是让对方多喝甚至喝醉呗。这其中,除了情谊,应该还有主人自己爱喝酒、想喝酒的缘故,朋友只是个借口而已。
而有求于人,或想顺利办个事,如果遇到对方是个好酒之人,说容易也容易,陪对方喝好就行;说难也难,就是如果你自己不能喝酒陪酒,事情就难办了。
08
贪杯之人,为酒徒。人们贪杯的根源,就是空虚!
物以类聚,现实生活中,那些有上进心、爱学习、整天忙正事的人,是没有多少时间泡在酒场上的。人以群分,空虚的人就闲,闲就想喝酒,于是同样空虚的人扎堆,呼朋唤友,吆五喝六。
其实,酒徒与酒场,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作者>
更多文章关注公众号「南山有乔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