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读书是真的遇到了瓶颈,首先是很难拿起书,手机似乎更亲切!心静不下来,好像总是想忙点什么,但是过了很长时间,手头的工作还没有进行,书开始读了,里面的内容又不能吸引我,很喜欢的书,看完一遍想看第二遍,第二遍的时候又没有了动力一气呵成的读下去,所以我想在读书营里学习一下,怎样“功利的、有目的的”读书。
为什么是有目的的?因为生活不仅有风花雪月,还有眼前的苟且。说实话,我就是想通过读书变现,说的有情怀一点,我是想把我的经历过往和成功经验有水平的分享给需要的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多得成果。
海明教练提到乔吉拉德,触动了我,记得刚刚入行做销售的时候,有一本他的自传,里面有个卖飞机的案例,书的封皮是大红色主调,看了就心潮澎湃的那种,当时喜欢的不行,上下班都带着,可是我太久没有见到它了,我愿意相信,书中的理念已经内化于我心,晨会上海明教练分享的比如博恩崔西的,乔吉拉德的,比如凌晨四点。。。。。我都读过了,但是为什么现在还是在原点停留?那就是我没有“迁移”的能力,没能将书中的理论转化为商业策划,落地实操。如果一个人的书能给你帮助,一定要研究它,研究书中的理论和背后的逻辑(逻辑梳理是我的短板)。读完书之后讲给别人是最好的学习,从看书人成为讲书人,就是最大的飞跃,文字输出也是一种“讲书”的方式。直到形成自己的的读书系统和脉路,变成自己的杀手锏,想要具备赚钱的能力,就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有那么一点苗头:我已经找到自己的方向,接下来需要刻意练习,我以后更厉害!
清风阁主六脉神剑: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形成PPT、讲给别人、复盘总结、形成系统
黄金思维圈:why?what?how?
读书五大步骤:解释、示范、使用、纠正、重复
费曼学习法(摘自百度百科):
该技巧主要包含四步:
第一步:把它教给一个小孩子。
拿出一张白纸,在上方写下你想要学习的主题。想一下,如果你要把它教给一个孩子,你会讲哪些,并写下来。这里你的教授对象不是你自己那些聪明的成年朋友,而是一个8岁的孩子,他的词汇量和注意力刚好能够理解基本概念和关系。
许多人会倾向于使用复杂的词汇和行话来掩盖他们不明白的东西。问题是我们只在糊弄自己,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也不明白。另外,使用行话会隐藏周围人对我们的误解。
当你自始至终都用孩子可以理解的简单的语言写出一个想法(提示:只用最常见的单词),那么你便迫使自己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该概念,并简化了观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你努力,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这种紧张状态很好——预示着学习的机会到来了。
第二步:回顾。
在第一步中,你不可避免地会卡壳,忘记重要的点,不能解释,或者说不能将重要的概念联系起来。
这一反馈相当宝贵,因为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知识的边缘。懂得自己能力的界限也是一种能力,你刚刚就确定了一个!
这是学习开始的地方。现在你知道自己在哪里卡住了,那么就回到原始材料,重新学习,直到你可以用基本的术语解释这一概念。
认定自己知识的界限,会限制你可能犯的错误,并且在应用该知识时,可以增加成功的几率。
第三步:将语言条理化,简化。
现在你手上有一套自己手写笔记,检查一下确保自己没有从原材料中借用任何行话。将这些笔记用简单的语言组织成一个流畅的故事。
将这个故事大声读出来,如果这些解释不够简单,或者听起来比较混乱,很好,这意味着你想要理解该领域,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第四步(可选):传授
如果你真的想确保你的理解没什么问题,就把它教给另一个人(理想状态下,这个人应该对这个话题知之甚少,或者就找个8 岁的孩子)。检测知识最终的途径是你能有能力把它传播给另一个人。
这不仅是学习的妙方,还是窥探不同思维方式的窗口,它让你将想法撕开揉碎,从头重组。这种学习方法会让你对观点和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你可以在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什么的情况下,理解这个问题。
费曼的方法直观地认为智力是一个增长的过程,这与Carol Dweck 的研究非常吻合,Carol Dweck 精确地描述了停滞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之间的区别。 [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