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故乡》

重读《故乡》

作者: 棠坡书屋杨英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6:12 被阅读0次

      我顶着酷热,翻到巜鲁迅经典文集》中《故乡》,回到别了三十年的《故乡》去。

那时读的初中课本中的《故乡》是节选。当时最记得:深蓝色的天空,金黄色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十二三岁的少年,项带银圈,钢叉,猹……以后三十年,一直是这些词语意象,组成熟悉而陌生,忽远忽近忽远,朦胧神异的图画,总是忽然闪现。

一直记得那个少年叫闺土。我也记得我少年的玩伴叫巧如,女孩子。她非常讨厌插田扮禾,每下田,必脚上、手上套了布袖套,不想让肌肤与泥土相亲,主要是初次被蚂蟥咬了,从上丘田上岸,又蹦又跳,大喊大叫,跑过一条垄,还被死死吸住。是她母亲对着蚂蟥,连抽几个嘴巴,蚂蟥才松了口。巧如看着腿杆血流不止,也许从此吓了胆,也下了狠心,决计去城里谋食。她现在在几个大城市,拥有近三十家服装连锁店。生意也就每年纯收入300多万吧。

      我一直羡慕巧如有个开明的父亲,我们少年读书期间,少不了勤工俭学,采茶巧如会一起,插田扮禾她便向父亲哼要两元钱交了不去。两元钱,我父亲也拿得出,他在当地会修大小拖拉机、抽水机、缝纫机、补煮饭煮猪肴的锅。只是我不会像巧如那样,会和父亲沟通。我其实也怕蚂蟥,一百个不愿意插田扮禾。她的情商高,经商好。我也暗下了决心,读书出去,离开故乡。

      巧如和我每年至少还会见一次面,少年,我常在她家睡。睡一整晚,说一整晚的话。我们后来在城里,彼此成家,她在我家睡,也是说一整晚话,说一整晚话,是我俩之间至高娱乐吧。

    《故乡》中好的句子,美妙的,深奥的,甚至章节,整篇,只差标点符号,都背诵过了,以为不需要再读了。中考考得非常好,老师说这里阅读分析必考,印象中真的考了,分值不低。后来才懂得:没有一劳永逸,从此,有张有驰过日子。

      哥哥,也曾在故乡种碧绿的西瓜。我必须跟着去,还有爸爸妈妈,都在瓜田里。忙不完的点籽、分蔸、担水担粪、浇水施肥、打枝、拔草、甸草、摘瓜、担瓜、抬重、过秤……忙得没完没了,无穷无尽……

      还有收西瓜的来了,好烟好酒餐餐鱼肉招待,求爹爹告奶奶恳求收去。幸亏爸爸能干,村人说他适合跑四方。我家还有奶奶辈兄弟姊妹在长沙城,早早放了信,拜托了,西瓜才不会遍体鳞伤,好多烂在地里,顺便也将左邻右舍地一起收去。

      那时还没有中介这词。与我同年考上学,远离故乡,现在厦门发展的堂姐说:“叔叔绝对是销售经理人才”。她管我爸叫叔。父亲自己没发现自己这个才能和本事,或者他根本不乐意这事。赚钱对他来说是容易的,他反而不太在意赚钱了。我后来在城市辗转,明白很多中介赚的比原产商多得多,甚至最初是暴利。

      比如土地,暴富起来的建筑商。而规范,又需要那么长的过程。难怪不少人发出感叹: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我难免对故乡土地上还在老实精耕细作的人,有着深深的叹息和怜悯,又无能为力。仅有的是自家的食物,直接采自那里,让我还有份舌尖上故乡的味道……

         

相关文章

  • 重读《故乡》

    高中时读鲁迅的《故乡》,觉得晦涩难懂,不甚了了。 长大后,经历许多的风雨,常常自问:我为什么活着?人活着为了什么?...

  • 重读《故乡》

    我顶着酷热,翻到巜鲁迅经典文集》中《故乡》,回到别了三十年的《故乡》去。 那时读的初中课本中的《故乡》是节...

  • 重读《故乡》有感

    上初中时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的理解都是语文老师让记下来的,自己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时隔十几年后再读《故乡》...

  • 重读鲁迅的《故乡》

    鲁迅的《故乡》小时候就读过,结尾处的金句至今还会背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

  • 随笔|故乡

    重读鲁迅的《故乡》,跟着鲁迅的脚步在脑海里构想一幅冬日江南水乡的场景,底色是灰色。 人长大以后重回故乡,是故乡但又...

  • 重读鲁迅: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何凯凯(来源:中国作家网) 鲁迅的小说在现当代文学上是独树一帜的,也是风格鲜明地。以前对他的小说并没有什么独...

  • 重读《故乡》,鲁迅的文笔实在了得

    今夜我重读了《故乡》,这篇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当时没觉得有多好,现在却感到写得很精彩,让我不禁感叹,鲁迅的文笔...

  • 惟妙惟肖

    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当属人物描写,妙笔生花,惟妙惟肖,非常传神,非常精彩。 人物的面貌特...

  • 我从吾乡来(二)

    再去重读这些文的时候又是感触很不一样,每个人一个故乡,确切的说是每个人笔下的故乡都不同。认认真真去读,去品,又会带...

  • 夜话 鲁迅 故乡

    重读《故乡》,实在太感慨了。 儿时兄弟相称的小哥俩阔别多年终于相见,“我”虽然还以“闰土哥——你来了?”相迎,但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qk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