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适先生曾创作一文,题为《差不多先生传》,文中讲述了一位事事追求“差不多”的先生,度过了活着也跟死了一样“差不多”的一生。
差不多先生小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上学时,先生:“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说完这句话,方才气绝。
2
现实中,我就如同“差不多”先生,一直奉行“差不多”哲学,凡事超不多就好,何必太认真呢?!
这种思想根源我已无从追溯,我只知道,之前我奉行差不多理念,自以为是为节约时间,我还美其名曰,在小事上不计较,才有精力在大事上作抉择。
没想到,差不多思维一旦深深嵌进操作系统,形成习惯后,就不区分大事小事了!长此以往,事事差不多的人,人生也就差的越来越多!
大学毕业找工作,没有明确目标与方向,觉得只要稳定点,都差不多嘛!结果在高校作了行政后,内心又多有不甘,却又没全力改变,结果就在纠结矛盾中,浪费了十多年的青春年华!
穿衣打扮,差不多就好了,何必费心思在皮囊上呢,人,不是心灵美最重要吗!
于是,作为女人,不修边幅多年,也被嘲笑多年,结果,严重打击我的自信,因此自卑了多年!也许还失去了很多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机会。
杨澜曾说过,在这个高效快节奏的社会,即使你腹有诗书才华,外表却邋遢不堪,又有谁有耐心去了解你的内在呢?
兄弟在老家结婚,妈妈主张,礼仪台要搭在大街上,小胡同里不敞亮,不好看,我说,哎,差不多就行了,婚姻美满幸福又不在那。
妈妈大怒,我还很委屈。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按照我的差不多思想,婚礼被人嘲笑,又会对家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3
按照李笑来老师的观点,人生7年就是一辈子,我已经活了5辈子了,在第6辈子里,我终于意识到“差不多”思想的可怕与危害。
凡事差不多,就事事平庸;凡事差不多,能力越来越萎缩;凡事差不多,长此以往,没有漂亮的人生作品,自信也逃之夭夭;凡事差不多,久而久之,活着跟死了也差不多。
那些成绩卓著之人,有哪一个不是死磕自己的?爱迪生不死磕自己,实验几千种材料,又怎能发明电灯?牛顿不死磕自己,苹果落下又与他何干?莱特兄弟不死磕自己,人类飞翔的梦想不知道要推后多久!
罗振宇不死磕自己,为何每天苦逼录60秒语音?李笑来不死磕自己,又为何能连续创业,不断创造生命的惊喜?
4
“差不多”思想要不得,但若你也同我一样,过着“差不多”的人生,却再也不想要“差不多”的日子,想要在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想要在人生这趟列出到站时,能长叹一声:这一生,我踏实地活过了,此生无憾!
想要无憾的人生,“差不多”先生们现在该做什么呢?
先从持续地做好一件小事开始吧!
当你能持续地做好一件小事,得到肯定,自信心就会慢慢升起,一段时间后,你就开始对行动,对执行力有很不一样的感悟。你发现,原来做一件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原以为的高峰,在你踏实走上一段时间后,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到了峰顶。
之所以之前一直不敢做,是自己把自己吓倒了;又或者是之前太久没有长期地认真的做好一件事情的经历,所以你以为你自己做不到。
这件小事,可以是早起,可以是健身,可以是学英语,只要你能将一件小事持续做好一段时间,你一定对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当然这样的惊喜,只有做到的人才能体会,不做的人,永远都感受不到,也绝不会知道自己究竟失去了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看似很多别人以为的苦哈哈的行为,比如早起,跑马拉松等,有人却乐在其中,根本停不下来的原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