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某天早上,在上班途中院长来电催促说,有位患者病情危急,要120急送转诊。闻讯,我们便加快了原本缓慢的车速。
快速赶到医院,120已停在了门口。患者躺在车内的担架上。我走近前看,患者已昏迷,呈频繁喷射状呕吐,污秽的呕吐物弄脏了她胸前的衣服。当班护士拿着塑料袋放在她的颌下,以勉呕吐物弄得满车都是,但还是有些落在了车上。见此情况,我暗自思忖,这位老太太病得不轻,可能是脑出血。
老太太姓杨,是我管辖区内的居民,今年72岁,患高血压病。近段时间,我们三番几次通知她来院体检。她总说:“我没病,不用体检”,而且拒绝服用降压药。没想到,她这次一病便去了西天。
8月1日,我院时逢公共卫生检查。那天,刮着台风,呼啦啦的风儿灌进窗来,窗帘迎风摇曳呼啦啦地叫。街角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随风飘来一股股浓厚的火药味。那是杨太太出殡的日子。而在我的办公室里,上级领导带着一些工作人员在检查我们的公卫工作,给我们“指点江山”。结果是,我们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以纠错整改。
带着工作上的疑问和尚未突破的瓶颈,我们有幸迎来了一场为期4天的培训课。
8月7日,立秋。天气异常炎热,走在街头如入蒸笼。我们坐在卫计委的会议室里接受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学习如何让公共卫生工作更好的开展和优化。课堂上老师采取问答互动形式授课。现场气氛很活跃。
“请问老师,对于那些顽固的慢性病患者不愿体检不遵医嘱,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解决呢”?我问。
“选一名最能协作的患者做组长,让他带动小组的积极性,组织成员参与体检并乐意遵医嘱”,授课老师说。
老师的话令我醍醐灌顶。如果我们能够早点按这种理念推行公卫工作,也许杨太太就不会遭遇猝死。我们的政策就会惠及更多冥顽不化的老百姓。
有人说,人死了,就像一颗流星陨落地球,熄灭了光和热。但我更愿相信,活过的人都会给后来人的路上添些光亮,指引我们往后的行进方向。她不是一颗流星,是警示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