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有爱吗?” “ 有”
“那为何没有爱自己?” “ 爱自己?”
“恩,有时候我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感觉你会为受很多事情所累,没有活在当下,也没有活出自己。”
“为什么要爱自己?活着,来到这个世界都不是我所选择的。我的意愿并非那么重要,不是吗?当我看到父母开心,看到家人,亲朋好友等人发自内心的笑容时,我也觉得很开心?那时候有活着的感觉,事后会有为它们的活的感觉。”
“那种感觉好吗? ” “很好。”
“那为什么你会觉得为他们而活呢。你的感觉不是你自己的吗?你也喜欢并享受那种感觉不是吗?”
“那为什么我会有为他人活的意识出来呢?”
“利他性有便于我们隐藏自己的自恋,有利于我们在做出某选择时需要找到某种理由去归因。当人们不够了解他人或者自己时,会随着波动的意念,情绪的起伏去寻求解释,而刚好那种意识又是自己能接受的‘归因’。”
“那我‘为他人而活’的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你这样说话时,记得察觉自己。人脑中有千万种意识,无数个闪念,‘为他人而活’只是其中一种,这些都没有对错,没有高下,人是群居动物,世界绚丽复杂,设定与概念无处不在,无论为谁而活,为生命,或为自由,为信仰都可以。为‘什么’而活终归都是为‘自己’而活的表现,是有利于为让自己可以为他人所看见的一种生存方式。”
…
…
…
“你可以看见你自己吗?” “看不见,就像只有你能“感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笑容;他人在看到你时,也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
“所以我们总是在外寻找一个‘目标’,使自己能被看见,被认可,被证明。” “如果你能很好的与自己相处,那外在的‘目标’就并非那么重要了。”
“你心中有爱吗?” “有。”
“那你为什么没有爱自己?” “我在爱自己啊,我在写字,我在感受我的心情,我觉得这样很好。我在为我的现状而焦虑,我感觉很好,因为我还有焦虑的情绪,我在体会我的焦虑,体会我身上的压力,这样很好,这样的我,就有机会去体会,压力被卸下来的舒畅,体会解读一种焦虑后短暂平和的当下。我知道下一个焦虑还会出来的,下一个问题,又会不停浮现,但是没有关系啊,人生就是这样的啊。这样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