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给小兔子洗澡。她说:“妈妈,你能帮我拿一下橙子的小凳子吗?”
我看着不远处的西瓜图案的小凳子,很疑惑问:“为什么不拿西瓜小凳子呢?”
她说:“因为我喜欢西瓜小凳子啊,我不喜欢橙子小凳子。”
我只能走在客厅去帮她拿橙子图案的小凳子,内心有一万个为什么在策马奔腾:不是喜欢西瓜小凳子吗?怎么还要拿橙子小凳子?都不喜欢了洗澡的时候还要带着,这是不喜欢吗?!
等她坐着小凳子心满意足冲澡时,我很好奇问她,她说:“因为我喜欢西瓜小凳子,不想它淋湿。但橙子小凳子我不喜欢,就没有关系啦。”
原来如此!枉费我头脑中那么多的念头闪过,却绝对想不到居然是这样。
这让我想起一个老师讲的故事——
有个孩子在校表现非常差劲,每天要么不做作业,要么欺负同学。老师忍无可忍之下,威胁说:“你再这样,我就叫你家长来!”
按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孩子听说要叫家长应该是很紧张的、很害怕的,想这句话能让孩子收敛一点。可这孩子听到这句话,完全是无所谓的态度,行为丝毫没有变化。既然说没有用,那就做吧。老师真把他父母叫到学校了。那个孩子特别开心。直到后来老师才知道,原来这孩子的家长很忙,经常出差,日常生活中完全忽略孩子。但被老师叫到学校的那天,父母才第一次真正看到孩子。
孩子和成人一样,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道理。如果没有一点好处,他们是绝对不会去做的。很多爸爸妈妈看到的是孩子调皮捣蛋、任性不乖,却不懂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比如没有买到喜欢的玩具,孩子在地上打滚哭闹。如果第一次这样做时,爸爸妈妈基于“面子”或“不好意思”把玩具买回来了,那下次没有满足心愿、孩子闹脾气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为心理学的华生说得也没有错:孩子的某些行为不是天生的,是主要养育人培养出来的。
或许学心理学的人有种通病,就是不管学习到哪种理论,都想在孩子身上试试。作为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彻底践行了这想法:他用他的理论教育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却没有善终;他用别人家的孩子做相关实验,又违背了心理学伦理。
后世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有的人认为他不愧是大师,有的人却觉得他不配为大师。从结果来看,他害了一些孩子,同时也帮助了一些孩子。
这些功过是非,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淡漠——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也没有绝对完美无瑕的人。如果只从单一角度来看,简单却不够公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