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数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引领着人类思想的大潮,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史上,经历了无数次外敌人侵和内乱纷争。面对一次次破坏,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总能引导中华民族化险为夷,一次又一次顽强地重新走上统一富强的道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与游牧民族相比,农耕民族在武力方面存在很大劣势。在悠久漫长的历史上,伟大而古老的中国屡受军事强国的人侵。人是思想的动物,思想指挥行动,强大不在于武力,而在于思想、在于文化,文化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每次人侵,都能从思想上完成对敌人的同化,都能使敌人融化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这就像流星,流星的每一次人侵,最终都必然融化于地球母亲的怀抱。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同化外敌,而且能够平息内乱。我们伟大的祖国 虽然经历了很多内乱, 但她不仅没有在内乱中分崩离析,相反能够在历次内乱后不断融合,越来越强大。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真正的统一是文化的统,文化的统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历史上虽然中华大地历经分裂,但这种分裂仅仅只是表面现象,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种暂时的分裂仅仅只是行政管理上的条块分割。无论怎样分裂,无论多么严重的军阀割据,他们在思想文化上始终是高度统一的。正因为思想文化上高度统一,因此任何形式的任何分裂最终都必将重新走向统一。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假若我们没有优秀的博大精深的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任何一次分裂都必将造成永久分裂。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最终走向大一统,走向大同世界,这正是文化的力量,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和辉煌!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什国大的生命力呢?要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儒释道,因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标志。儒释道三家既有共同之处,出有各自优势。它们取长补短、互相吸收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优秀的中国化统文化。
——摘自清凉月老师《西游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紧密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为什么能够结合在一起 ?它们是怎样结合在起的?这种结合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接下来探讨这些问题:
儒释道三家都是研究“心”的,都是研究思维都是对我们的思想进行研究,这是它们的共同处。在对思思的研究中,它们都主张“善”。尤其重要的是儒释道对“善”的认识并不建立在泛泛而论的说教上,而是建立在严格的实证基础上。这种实证不仅能够使人们深入认识“善,而且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人类的根本需要),这是需释道学说能够得到普及的根本动力。
善莫大然,“"善”是健康快乐的源泉,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正因如此,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都很推崇儒释道,人民也自愿深人学习儒释道,这是儒释道能够不断发扬光大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
儒释道虽然都研究“心”,但它们的研究却各有不同侧重点:
儒家侧重于研究我们当前这种思维状态的思维现象、精神面貌,这点类似于心理学,因为心理学也是侧重于研究我们当前这种思维状态的思维。尤为重要的是,儒家对“心” 的研究侧重于社会管理,服务于“入世”。“学而优则仕”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牢牢拥绑在一起的重要原因。儒家的这种“入世”思想既有其积极一面,也有其不利之处。在学术分科越来越细的今天,这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容易造成学术无法独立,对学术研究造成不利影响。
佛家和道家对“心”的研究都以“出世”为最终目的,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佛家侧重于从“思维”角度进行研究,道家则侧重于从“物质(身体)”角度进行研究。
儒释道涵盖“出世”和“入世”两个方面,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稳态结构。这种稳态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使知识分子‘进则经世济民, 退则独善其身”,这样就不至于使知识分子在仕途不利时产生大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正因为儒释道同属个稳态系统, 都是研究“心”的,具有共同的研究方向,因此儒释道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统一,形成三教合一的局面。
——摘自清凉月老师《西游解读》
——— ——— ——— ——
祝愿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西游解读》(四)
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大德殚精竭虑,致力于儒释道基本知识的普及。到力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西游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接来我们谈《西游记》,通过对《西游记》的学习,我们将看到《西游记》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将体验到先贤大德们的良苦用心。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很低,儒释道深奥的道理,尤其是其艰涩隐晦的实证体系很难被人们认识和掌握,这是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普及工作受到很大障碍的重要因素。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西游记》用讲故事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简单易懂的方法深人浅出地讲解儒释道基础知识,尤其是其实证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儒释道基础知识,尤其是其实证体系不仅能够被人们轻松掌握,而且能够快速传播,迅速完成普及工作。我们在学习《西游记》时,不仅要学习其所蕴涵的深厚的儒释道基础知识,也要学习其高效快捷、活泼可爱的传播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西游记》成书时期,正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大融合时期, 因此《西游记》是以三教合一为指导思想讲解儒释道基础知识的,这一 点充分体现在书中人物、故事、线索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西游记》时,要把儒释道纳入同一个体系进行学习,而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基于此,我们在讲解《西游记》时,是和思维本体学基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讲解的,因为思维本体学是对儒释道基础知识尤其是其实证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提高,同时由于思维本体学充分吸收了心理学、量子力学等现代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结合思维本体学基本知识讲解《西游记》,将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深化、提高,也有利于通过传统文化为现代科学提供前瞻性指导意见,使现代科学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综合。
在学习《西游记》时,尤其要注意把模型化研究和详细化研究两种方法分解开,要以详细化研究为主,以模型化研究为辅助,防止本末倒置。
——摘自清凉月老师《西游解读》
《西游解读》(五)
《西游记》中唐僧凡夫俗胎,代表我们凡人,代表每一位修行人。人是由身心两部分组成的,因此我们的修行需要解决身心两方面的问题。《西游记》中的人物、事件等都是按照身心两方面修行需要和实证历程进行设置和展开论述的。
根据“心物一体”的基本原理,身心两方面的修行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密切配合的,在实证中,我们既可以通过调整思维而调整物质,也可以通过调整物质而调整思维。
有形可见的物质建立在“选择性思维”基础上,伴随着” 选择性思维”的形成而同步形成。“选择性思维”是“执着心力”强化到一定程度后衍生出来的一种思维功能, 由于“执着心力”波动性很大,因此“选择性思维”是一种波动很大的思维功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根据“心物一体”的基本原理,从思维角度讲,一切物质都是“执着心力”的表现形式、波动形式,都是不稳定的,因此从物质角度进行实证是很难操作的,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从物质角度进行实证,我们无法直达如来藏(根本状态),而且困难很多,可操作性不强。基于此,儒释道三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从思维(心) 方面进行实证。我们对自己的思维是最熟悉的,因此从思维方面进行实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更何况根据“心物一体” 的基本原理,思维是“根本状态”的一个特征,从思维方面进行实证是可以直达如来藏的。
直达如来藏(根本状态), 这样我们就能从源头研究起,就能从根本上掌握“思维和物质的演变规律”。为了能够顺利地,准确无误地证入如来藏(思维根本状态),我们必须研究我们当前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我们当前这种思维状态进行实证。
——摘自清凉月老师《西游解读》(五)
《西游解读》(六)
《西游记》开篇即用大量篇幅谈花果山,谈悟空的出世,然而现实世界中并没有作者所描述的这种花果山,很显然作者这里设置和描述花果山是有一定用意的。 《西游记》是本指 导修行的书,因此作者对花果山的设置 和描述自然也是服务于修行的。《西游记》常常把山比作“人身”,不过花果山是比较特殊的山,当然要用来比喻比较特殊的人身。什么样的人身比较特殊呢?从修行的角度讲,当然是童子身比较特殊,有利于修行,因此这里的花果山是用来比喻童子身的。身体是山,山顶的灵石当然就是“头”了,只有“头”才称得上“灵”。
《西游记》把身体比作“山”,而身体是逐渐生成的,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仅在生成时间上有差异,在重要性方面也是不同的。作者把花果山比作身体的同时,又极赞花果山是“祖脉”,是“万劫不移大地根”,这是从时间和重要性方面对花果山进行界定。作者这样描述的用意何在呢?很显然,作者是在暗示我们虽然把身体比作山,但不要认为身体上任何部位都能称作“花果山”,只有那些最早生成和最重要的部分才能称作花果山。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只有“中脉”能够配得上“祖脉”和“大地根”等称呼,因为中脉能够生成身体的其他组织,中脉就像现代物理学中“弦”理论中的“弦”那样,能够生成万物。由此可见,这里的花果山和《西游记》以后各章节中的山一样,虽然都是指身体,但花果山尤其用来特指“中脉”,其他各章节中的山则只能用来指身体的其他部位。
——摘自清凉月老师《西游解读》
《西游解读》 (七)
从思维方面修行就是在“心”上修, 手与心最相应,比如:我们常说“心灵手巧、得心应手”等。正因为手与心最相应,因此佛家常用"手”代表“心,比如:佛家中讲到“大手印”的修行就是专讲心法的。《西游记》中如来的手掌就是代表“心’的,心是非常广阔的,是无边无际的,因此悟空无法跳出如来手掌,无法跳出“心”。
如来手掌变为五指山,这同样是在用手掌代表心,因为手和心最相应。如来的五指化为五行山,五行山就是“心”山,把悟空压在这里暗示接下来的修行是在心性(思维)方面进行,要在五行山下炼心。悟空探出头和手,这是指这个阶段的“心”是活泼的,并不是死水不藏龙的心。当然这里的“手”也是代表“心”。
山上贴着“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定心真言,由此可见悟空在五行山下是练定力的。山顶贴上定心真言后,山体融合,导致悟空的身体无法出来,这是把“头”比作“念头动处”,把身体比作相续性思维,只让头出来而不让身体出来,这是告诉我们要在“ 念头动处”下功夫,要调整念头的活动现象,防止堕入相续性思维,这正是练定力的。
“定”是高度专注的,是没有“静”这种成分的,而此前悟空各个阶段的修行从根本上说都是在“静”中修行,因为“静”与“气”对应,只要有气机反应就是在“静”中。虽然到了“光” 这个阶段已经具有“专注”成分,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静”,因此在思维方面与“光”这个阶段相对应的是“专注的静”。“静”容易“静极生动”,这是前一阶段悟空连续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接下来必须破除“静”这种成分,而仅仅保留“专注”,当然这里的“专注”是“潜意识专注”。✨
——选自清凉月老师《西游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