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人蔡文姬:历尽磨练 诗文传世

诗人蔡文姬:历尽磨练 诗文传世

作者: HUNK007 | 来源:发表于2019-12-18 19:57 被阅读0次

    转摘,作者:伊莲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女诗人,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蔡邕是东汉著名儒士。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蔡文姬博学能文,善长诗赋,并精通音律,著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诗作。但是,这位多才多艺的红颜女子,却经历了人生种种不幸与坎坷。

    蔡邕是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却生逢乱世,才华无处施展,反而屡遭陷害,命运多舛。后因受董卓株连,死于狱中,令人扼腕叹息。蔡邕不仅在文学、书法领域颇有造诣,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蔡邕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门生众多,杨赐、玉灿、马月碑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还有,后来终成一代霸主的曹操也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并成为他的好友。

    蔡邕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结构严整。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灵帝诏蔡邕等人写定“六经”文字,部分由蔡邕亲自书丹于石碑上,立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流传至今。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蔡邕的书法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称赞他:“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蔡邕的散文长于碑记,工整典雅,多用偶句,颇受世人推重。又善辞赋,其《述行赋》揭露统治者奢侈腐败,对人民疾苦有所反映。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宫廷内部倾轧严重。桓帝时,把持朝政的十常侍听说蔡邕善于鼓琴,就诏他入京。蔡邕走到偃师,就称疾归乡,闲居玩古,不愿在朝中做官。灵帝时,蔡邕被拜为郎中,后升迁议郎。公元178年,蔡邕因为弹劾宦官,流放朔方,蔡文姬跟随父亲一同被流放,成为罪隶充军,过着悲惨的童年生活。遇蔡邕赦后,因畏惧宦官的陷害,在江浙一带流浪达十二年之久。

    蔡文姬在漂泊不定的日子里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养,学会了很多诗文辞赋、书法和音律。蔡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过人。据说她六岁时,有一天,蔡邕在黑暗中弹琴,拨断了琴弦,蔡文姬顺口说出这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以为是她偶然猜中的,又故意拨断第四根琴弦,文姬听后,准确的说出是第四根弦断了。因此,《三字经》中有“蔡文姬,能辨琴”的典故。

    蔡文姬童年时代就经历了家庭的变故,然而命运似乎故意捉弄她。她一生结婚三次,也经历了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十六岁时,蔡文姬远嫁河东卫家。卫家是河东世族,她的丈夫卫仲道年少美貌,才华横溢,夫妇俩人恩爱无比,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受到卫家的嫌弃与冷落。于是,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卫家回到老家。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军大起义,豪强割据势力不断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诛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虽然残暴,刻薄寡恩,但敬重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拜中郎将。董卓的残暴,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蔡邕受牵连也被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的编修,士大夫也多怜惜他而救他,马日碑也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但最终惨死于狱中。一些儒生得知蔡邕的死讯莫不痛哭流涕。陈留县的儒生还为他绘画像以纪念他。后人称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在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阂子骛。

    短短几年,蔡文姬就经历了父死夫亡的人生悲剧。这就是蔡文姬的青年时代,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磨难。生逢乱世,蔡文姬的才华没有为她带来好运与幸福,反而屡遭劫难与不幸。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更为严重。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正如蔡文姬在《悲愤诗》中所写“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蔡文姬被迫嫁给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域它乡流离之苦,在那里生活了十二年。她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此时,曹操扫平北方群雄,做了宰相。他想起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当他得知蔡邕的女儿被掳掠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将她赎回。

    左贤王虽然舍不得让蔡文姬回归故土,但是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让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虽然愿意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国,但是她要离开在匈奴生养的子女,母子永远分离,又觉得无限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拍》,非常盛行。唐朝人李颀在诗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中感叹道:“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公元208年,蔡文姬在周近的护卫下回到故乡陈留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此时文姬已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屯田都尉董祀。蔡文姬自朔漠归来以后嫁给董祀,起初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已是人到中年,饱经离乱忧伤,时常思念胡地的两个儿子,不禁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他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

    就在蔡文姬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于是,她来到曹操的丞相府,为丈夫求情。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宾客说:“蔡伯喈之女在外,诸君都听说了她的才名,今天请为诸君见一面!”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讲清事情的来由,在座宾客都交相嗟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姬恳请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宥其罪。

    当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寒冬时节,却蓬首跣足,心中不忍。于是,曹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的丞相府中。曹操喜爱读书,也喜欢藏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说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但是,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但她仍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听后,很高兴,就对她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答道:“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也可见蔡文姬的博学与勤奋。

    此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救命之恩,对蔡文姬感情日深。经历了人生的生死磨练,蔡文姬与董祀也看淡了世间名利与生死,远离尘世,溯洛水而上,隐居在风景秀丽的山麓中。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路径他们隐居的山居,还曾经前去探视。

    蔡文姬一生命运多绛,历尽世间种种是非恩怨、悲欢离合,但是,她却为后世人留下了千古绝唱《胡笳十八拍》与《悲愤诗》等。而且《悲愤诗》被称为中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意切,感人肺腑,酸楚激昂,在建安诗歌中自成一体。

    人类社会如同一台大戏,在一幕幕的演出,而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一个角色,上演着悲欢离合的种种戏剧。但是,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不是自己所能掌舵的,也不是自己所能安排的。如果,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只是一味的抱怨与怨恨,也许只能使自己更加不幸。如果能从其中超脱出来,看淡世间的种种恩怨是非、悲欢离合,才能领悟人生的真实意义,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超脱。

    一、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晋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生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食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憋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注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二、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徵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人蔡文姬:历尽磨练 诗文传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zu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