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乡美~民间故事《老豆青》

家乡美~民间故事《老豆青》

作者: 诺兰齐 | 来源:发表于2020-01-13 09:28 被阅读0次

        我的家乡在胶东丘陵地带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里。那里虽然没有险峻的崇山峻岭,倒也是山青水秀的沟壑纵横。鲜有声名远播的名胜古迹、文人墨客。但这并不妨碍家乡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神话故事。

    随着历史的进程,上个世纪的勾山公社已被夏甸镇所取代。(自拍)

        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没有众多的文化传媒、文化生活极其匮乏。每到冬季寒风凛冽、大雪封门的夜晚,便是村史、家族迁徙史、历史沿革、周边村庄历代能人趣闻轶事口口相传的时刻。村中某一处低矮的茅草屋,便是孩子们思想潜移默化接受传承的场所。一盘滚热的土炕,铺着一领残破的炕席、(领,数量单词)一床破絮显露的被子、一盏幽幽如豆的灯火、三两个孩童拥被而坐,在雪掠窗棂的沙沙声、风吹窗纸抖动如泣的呜咽声,那些发生在家乡周边或古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大八义、小八义》《隋唐英雄传》以及妖魔鬼怪的民间故事,便从老爷爷蠕动的胡须、老奶奶那皱皱的唇纹中汩汩而出。故事,仿佛打开了心灵中一个认知外面世界的窗口,让我们从中汲取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营养。同时,也让我们稚嫩的思绪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时而身临其境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地策马驰骋,时而又被青面獠牙的鬼神故事情节吓得魂飞魄散。每每在月黑风高、清冷的夜空回家的路上,望着那白雪无痕的雪地、风卷残雪幽深的胡同,那堆着的玉米秸秆、风吹树梢发出的似尖叫、如嚎啕大哭的哭泣声让人毛骨悚然地踌躇不前……

    嘎鞑子,因走路嘎哒、嘎哒的声音而取其名。鞋底是5公分厚的木底、鞋帮用蒲草编制而成。里面垫上苞米皮当鞋垫,是冬季较富裕家庭踏雪主要的御寒最佳鞋具。这门手艺是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惜岁月蹉跎,许多传统的民间手艺被时代的洪流冲走了。这样的民间艺人已经硕果仅存了。(集市自拍)

        丘陵的地形地貌就是多山多涧,全国的总人口是6亿5千万,许多荒山、荒滩还没有开发而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50~60年代那时我们周边的原生态环境非常好,山间多有狐、獾、野鸡、野兔、斑鸠等小型飞禽走兽类栖息。

        狼,在我们老南乡百姓口中称之谓“马虎“。为什么把狼叫“马虎”我不得而知,但它对哭闹孩子的震慑威力是不可小觑的,只要大人沉着脸一声吓唬:“哭吧!再哭让马虎来把你叼去“!孩子一听“马虎”一词一般会被震慑住,使大声的吼叫变成了咧嘴的抽泣。虽然村民和孩子们都没有见过“马虎”长得什么样子。

    勾山海拔243米,方圆十几平方公里,山涧洞穴散落,松、槐、灌木植被茂密,春天每当槐花泛白的时候鸟语花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秋天,黄花开了,各种野果如:像小樱桃一样的村人叫“册仑”,像草莓一样的村人叫“泼芬头”,野山枣在沟间、在地堰、在山坡比比皆是。(自拍)

        据老人们说:荒山野岭中狐狸倒是时有偶遇。狐狸,我们老南乡叫“皮子”,老的狐狸叫“老皮子”。它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的定位、嗅觉灵敏、生性多疑、修长的四肢善于奔跑。以往的电影、小说都把它塑造成美丽的、风情万种的女性,如封神演义中的“苏妲己”、“聊斋志异”中的狐仙、电影“精变”中的“皮子”都是一位位具有狐媚之惑的颜值、美若天仙、能歌善舞且让人怜爱的又勾魂摄魄的狐狸精美女。

    狐狸,胆小、精细、柔弱、多疑。小说中多以千媚百态、婀娜多情的女性塑造之,所以民间才有了缠绵、凄婉、古老而常新的人狐恋情,人间也多了“狐媚”、“狐狸精”一词的诞生。(摘自微信)

        而下面我要讲的故事,我的先人们却没落俗套、另辟蹊径地把居住在夏甸勾山里的一只狐狸,塑造成了一只雄性的“老皮子”。这是一只据说在勾山修炼了百余年,颇有些神通道行的“老皮子”。它没有俊美的外貌,它像村民一样的装束,它能时而化作背筐拾粪的老农、时而摇身又成推车赶脚的雇工、时而幻化成荷锄劳作的壮汉、时而又可以变成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郎。在方圆十几公里勾山的山区,它和它的家族世代居住在勾山深处的某一片石砬子山洞里。因与山下村庄离的最近,晨钟暮鼓中,它常去村里找些鼠类充饥、却从不祸害庄里的鸡、鸭、鹅、兔。更因其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又能和人类和谐相处,久而久之村民便与其结为异类朋友,村民们也把对其种族“老皮子”的不雅之称,改称它为“老豆青”,而“老豆青”也没拿自己当外人地欣然接受了。

        “老豆青”,只因善于帮助缺少劳力的农户耕种,尤其是春雨过后,农人家家户户都赶雨水抢地色种豆子,这时,“老豆青”会主动下山帮忙。如果人手不够,你只要耕出沟来(耕,此处读京)身后湿润的泥土上不知不觉便有豆种撒上。待到秋收,经他帮忙种的豆子,豆角长得格外多,而且颗粒饱满,因此村人们亲切地称其“老豆青”或“豆青大哥”这可能就是它名字的来源吧!

        “老豆青”乐于助人,深得村人敬慕。如果你在田间锄地,到了地头想吸一袋烟,却发现忘了带烟袋荷包,你尽管自语地说一声“豆青大哥,劳驾你回家给我把烟袋荷包拿来好吗”?话毕,你只管锄你的地等待,当你锄到地头时,烟袋荷包已经挂在地头的酸枣棘子上了。“老豆青”平时在村人面前很少显露自己的真面目。通常情况下只闻其声,却不见身形。然而时间久了,人们都把它当成了老熟人,既然是老熟人,“老豆青”也时常与村人开一些善意的玩笑,曾有不少人受过它恶作剧般的捉弄。

    远眺冬季的勾山,荒草丛中一条黄泥路便是通往勾山的山路,现在的山头已是风力发电塔林立、叶片昼夜旋转,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某种程度也压缩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当年“老豆青”家族已经消声匿迹地不知去向了。(自拍)。

        村里的妇女有时忙得不可开交,都愿意请老豆青帮忙照顾一下孩子。你可暗自祷告说:“豆青大哥,你看俺今儿个下地回来的晚了,劳驾你照看一下孩子,我到菜园摘点菜,一会儿就回来了好吗”?说罢你大可丢下孩子忙你的事去,等你回来会看到,孩子不哭不闹,满地追逐着似乎跟着人在嘻闹,那定是无形中老豆青在逗孩子玩呢。假如你这一会儿的时间太长,失信了。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你会看到幼小的孩子骑在高高的墙头上做各种让大人揪心的动作,或是被高高的挂在树枝上荡秋千,遇到这种情况你越是着急,“老豆青”会操纵着孩子越做出提心吊胆的动作让你的心提到嗓子眼里。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道歉说声:对不起豆青大哥,我失信了,下次我改。然后不要理睬,尽管去接着忙自己的事情,忐忑中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安然无恙的回到你的身边。

        如果你急着赶一批农活。比如你计划到午饭前把某个地块锄完。烈日当空,你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干得起劲的时候,无影中的老豆青会对你说:“哎!我说兄弟啊抽袋烟歇会儿吧?一口吃不了个胖子,大热的天急什么,干活悠着点”!此时,你自然不肯歇息说:“豆青大哥啊,我哪能比得上你那么闲散,我只有锄完地才能回家吃饭”。一边答着一边继续锄地而不去理会。受了冷落的豆青大哥便会对你做些恶作剧式小动作了,有你好看的了。锄着鋤着,你的锄头莫名的掉下来了。等把锄头钉上再去锄地,一锄下去、锄头又掉下来了,如此三番五次能急的你干瞪眼毫无办法!这时无影的”老豆青”在空旷的空气中又温和地开口了:“犟什么犟啊!我说呀,让你歇会儿就歇会儿呗”!看着地里尚未干完的农活,你有些无奈地说:“哎呀,我的豆青哥,眼看日头已经正南晌天了,我歇一会儿赶晌能锄出地来吗”?

      “能的!能的!你只管歇会儿好了”。这时传来的声音又出现在一墩茂密的条子崮墩里有人搭话了。

    勾山的沟沟畔畔野生的浆果有很多,它是大自然生态平衡重要的生物链,秋冬季节,红红的酸枣便是动物们食物来源。(自拍)

        于是,你说:“好吧,我听你的”。你只好停下手中的农活,来到有树荫凉的地方抽袋烟、消消汗喘口气儿。一袋烟的功夫,等你走回地头拿起锄头再锄地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明明锄了两垄,回过头来一看却是四垄。你知道那是“老豆青”暗中帮忙了,于是你就一次三垄,当然就变成了六垄,当然锄地的质量那是不含糊的。一个多时辰,地就锄完了,你知道那是老豆青在帮你。干完活,用脚掌蹭蹭锄头上的泥土,看着镜面般光亮的锄板说声:谢谢了“老豆青”,你只管扛起锄头回家吃饭就是了。

        村里有个曹姓老汉,一天大清早背了筐子去拾粪,那个年代的喂庄稼没有别的肥料:“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人、畜粪尿的农家肥。所以街道、胡同以及村外草垛边很少能见到家畜排泄的粪便。因为每天在晨曦微露的时光,早有起早满村捡粪的村民把粪捡走了,这种祖辈传下来的良俗,在某种程度上净化了污染也保持了街道胡同的整洁,我想这也是我的先人们把废物再利用,一举两得的高明之处吧。

        话说曹老汉路上看到一堆驴屎蛋儿,放下筐子用粪叉子去捡,明明看见一个又大、又圆的驴粪蛋蛋,可捡了几次满地乱滚的就是捡不到粪筐里。搞得曹老汉心烦意乱,他改变用叉方式,气呼呼地朝着粪蛋儿刺了一叉,这一叉幸好没刺中。再说,那些有了道行灵性护体的“皮子”也不可能让你刺中的,但见这个大驴粪蛋儿一溜烟的滚着逃窜啦,曹老汉这才知道是“老豆青”搞的鬼把戏。心想这下糟了,得罪了“老豆青”恐怕没有好果子吃、往后捉弄他日子在后头呢。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曹老汉扛了犁犋牵了牲口去耕地,来到地头一看傻眼了,只见地里匀匀整整地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知道是“老豆青”报复自己了,他知道“老豆青”此时就藏在附近的灌木棵子里捂嘴偷笑看自己的笑话。

    想象中住在勾山石砬子山洞里的“老豆青”,它的图腾也被信奉狐仙的人们绘画为慈眉善目,拟人的《胡三太爷》画像供奉。(摘自微信)

        但曹老汉不动声色,灵机一动反而高兴地对着满地的石头大声说:“哎!谁这么带眼色啊?你还别说,它就知道我喜欢地里有石头,那样长出来就是铁杆庄稼、庄稼结实抗倒伏啊!如果弄得满地是狗屎那可就糟糕透了,满地的臭狗屎、臭得地也没法耕种了”。说着扛着犁犋就回家去了。当第二天早晨曹老汉再回来的时候,大喜过望,知道“老豆青”中计了,满地的石头一块也不见了,地里堆了厚厚的一层粪土。不用说这一年曹老汉的庄稼自然得到了好收成。

        上了当“老豆青”哪肯善罢甘休,寻找机会又想捉弄曹老汉。来年春天的一天,曹老汉一大早在地里耕地准备播种春玉米。该吃早饭时,从地头上走来一个10岁左右的小小子,手里提着一个十分精致的柳条篮子,笑盈盈地朝曹老汉招手说:“爷爷吃饭了,吃饭了!”曹老汉心里犯了嘀咕,这是谁家的孩子啊?我怎么没见!耕到地头朝篮子里一看,呵!篮子里装的是宣腾腾白面饽饽甚是馋人,旁边还有一壶老酒。缕缕酒香不时地飘进曹老汉的鼻腔里。但曹老汉此时多了个心眼,这荒山野岭的,村里也没见过这个小小子,莫不又是“老豆青”设计捉弄我吧!想到这里便不去理会继续吆喝着毛驴翻自己地块。小小子见曹老汉不动心思,便放下篮子给曹老汉牵牲口,只把个牲口牵的东倒西歪不走正道,好好的地垄让曹老汉把地耕的里沟外连。曹老汉心里明白了十之八九,这个牵牲口的小小子就是”老豆青”。于是,瞅准了机会照那小小子的屁股就是一鞭子,这时只听“吱,吱”两声嚎叫,小小子一溜火线地逃走了。曹老汉再到地头上一看,那还有什么白面饽饽、醇香的老酒。柳条篮子是一只“驴笼嘴”变的(驴笼嘴,是一种套在驴嘴上防偷吃的用具)里面的白面饽饽却是一堆冒着热气的驴粪蛋儿,一壶老酒呢,是又臭又骚的驴尿变的。

    地图中标注的勾山在我家乡的位置。(自拍)

        故事到这也讲完了,至今关于“老豆青”的许多幽默诙谐的故事一直在我的家乡流传。人们都说它是一只有情有义的“义狐”。老豆青”它与招远老南乡人有着深厚的情结。直到现在,60多岁以上的村民对它的故事还记忆犹新,还时常在农闲时节的茶余饭后给晚辈们念叨它。我想这也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老豆青表达“真善美,假丑恶”的一种宣示吧。

    要是把勾山比做以为俊朗的青年,那么傍它而居的则是柔情似水的勾山水库。如今它又是招远市民饮用水水源一类保护区之一。(自拍)

        综上所述。讲这个平铺直述没有惊心动魄的“老豆青”故事,这也是先人们集祖辈们的经验,用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告诫我们人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同时,通过这个朴素的故事也能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这就是我们要对自然界始终保持敬畏的心态,人与自然界里的万物都是地球村里的一员、是息息相关的,和谐相处是首要的因素。人与动物感恩的例子如生活中的忠犬救主,狼报恩,海豚救人的故事时有报道。因为万物皆有情,万物皆有灵性。“人非尽善,兽非尽恶”的哲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能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与动物的不了情吧。通过一个人性化寓教于乐的“老豆青”不失幽默滑稽的故事,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先人通过这个故事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灵的珍爱。我想这也紧扣了现在对环保要求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

        此时,《聊斋志异》的歌词对“老豆青”的故事和这个故事中的内涵给予了最恰如其分的诠释: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倒比那正人君子都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至于“老豆青”后来的去向,由于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在不经意间挤占了勾山小动物们的生存空间,据说“老豆青”家族早些年就漂洋过海的迁徙到东北深山老林那旮瘩去了。据倚着墙根晒冬阳消息灵通的老人们讲,前几年春天,“老豆青”曾托来自东三省的候鸟捎回来的口信说:只要家乡真的变得山清水秀了,还会让它狐子狐孙的后代们回到勾山观光的,如确实青山绿水了,它还会回拖子携孙地回老家安家落户的,它说“毕竟是故土难离吗,漂泊在外的还是家乡美啊”……

        我首先在有生之年期待着传说中从未谋面的“老豆青”的家族们早些到勾山安家落户。当然,如今招远老南乡的人们也意识到了乱砍滥伐、水土流失的危害。也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努力践行着“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就是金山银山”诺言,各级领导干部实行河道小流域河长负责制也是逐步回复环保的大自然的一个划时代的承诺。在这里,“老豆青”也可以把它领会成我的先人们先知先觉,用一则寓言故事惊醒后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吧!

                  文章指导:    微笑。

                  文字校对:    沙枣。

                  故事提供:    郭进文。

                              2020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美~民间故事《老豆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bd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