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20170326)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20170326)

作者: 王泽华wzh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22:45 被阅读0次

老善人二十九岁时,正月初五曰教妻。先生的叔伯兄弟们十四人,无人奉养祖父,先生自己奉养着,亲兄弟四人,没有人奉养父亲,先生自己奉养着。白守坤以为弟结婚,可以得着个帮手了,不成想结婚后三天就搬出去了,心里实在是大失所望,自思,同样的妯娌,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侍奉老人呢?心里这样作想,就演出了这么一段事实来。

内人白守坤不给老善人侍奉老人了,是因为四弟妹过门后三天就搬出去了,她说“一样的儿媳妇,人家过门后,说不侍奉老人就不侍奉了”。老善人劝过两次,她不听,往下就不劝了,再劝就低气了。……第二年正月初五日包饺子。老善人看到内人包得那么大与她发生言语的碰撞,导致内人不吃就躺下了。老善人的一番心里对白:世人都信从女人,相沿成风,我算不干啊!但女人生气不吃饭,我若吃得太饱,也算是没有妃,若不吃一半,还对不起父母,因为这身子是受之父母的。但若男人因为夫妇间生气,不吃饭,女人就一个饭粒也不能吃,才算有良心。……

老善人没有正面与内人冲突,但是他用智慧引领内人自觉自醒,最终让内人悔过、发愿,从此过二十多年天堂日子,各人全没有说。

老善人还从《庄子扇坟》的故事上知道:无论男女,凡是有脾气的,都是假人,我就早作预防了。因为你要拿脾气侍奉老人,老人不乐意。拿脾气教子女,子女也不乐意。脾气不是好东西,所以老善人天天叫人去脾气。

回到生活的现实,大多数家庭都是女尊男卑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社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所创造的。我们的父母辈,如今与我们的孩子辈,颠倒了。你说:我们生活的时代正常吗?

相关文章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20170326)

    老善人二十九岁时,正月初五曰教妻。先生的叔伯兄弟们十四人,无人奉养祖父,先生自己奉养着,亲兄弟四人,没有人奉养父亲...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读完老善人的简介,让我感悟到:老善人的人生圆满,是在践行中得道的。他的无我无为的思想,让我们为之汗颜。他相对于孔子...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老善人在二十四岁那年,悟道:富人能养财啊!他在扛活时,少东家打他弟弟一土块,让老善人格物出:母子情,兄弟姐妹情,小...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老善人在24岁那年,也就是母亲离世的一周年那天,通过内人含着烟袋待客这件事,直指大嫂而不问内人的举动,让我明白:有...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善人在成长的每一段经历中,都留给同龄人无法去模仿,去读懂的内涵。善人在没有出去扛活时,在自己家里,也是不同凡人。他...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王善人在二十一岁时,通过跟表兄张家做活,人呼他为“做活的”,他一气悟了三个月,终于明道:“名者命也”。既是天命,必...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昨天读到妯娌道,直到今天,我还不明白那个现象。此时我忽然悟到了。 打头的和跟做的,就像大嫂与弟妹一样。当老善人在做...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老善人在二十三岁那年经历的事事非非。老善人以志做人,到后来寻思起来,还很有味。 那年,善人圆满了婚姻,帮母亲赎当,...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书读过了,却还想回头重读。这是我与这本书的缘分。 老善人在他22岁那年,经历了母亲的离去。老善人在母亲临终之前,回...

  • 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

    老善人他为24岁那年腊月下工,归途到白枣树沟,“特意到周姑父家承诺的明年帮他做活”而负责任。在他25岁那年,来到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凤仪年谱与语录》随感(201703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eb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