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若听到谁家放鞭炮会突然间觉得挺热闹,心情也会不错,总感觉自己也沾了什么喜事一样。现在住在小区里面,特别反感有人在小区里放鞭炮,一听到就想立马打物业电话投诉,甚至想联合所有小区里的其他业主一起申诉这种闹心行为。
情景变迁,世事不同。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伴随着一种平衡的演变。即放鞭炮权与安静权的平衡演变。在农村的时候,放鞭炮是一件很新鲜稀奇的事,村里的人都挺喜欢的,而安静权倒觉得是可有可无的。
到城市小区里之后,人也长大了,见多了鞭炮,各式各样的,也就没有了需求感,但是家里的小娃喂完奶后需要在安静的环境入睡,自己的报告需要在无人的环境中做整理,各类经济活动也需要在相对无人打扰的环境中进行。这时,平衡向安静权倾斜。
任何一种权利都会有一个与其截然相反的权利存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权利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冲突,长期博弈中形成的。比如,言论自由权跟不受打扰权,抽烟权跟拒绝二手烟权,堕胎权跟婴儿出生权。至于哪个权利要保护,哪个该又该抑制,视实情实景而定。
既然权利是随情景变化的,不是一层不变,那说明不是天赋的。事实上是由人一点一点地提出来,再有人实践,有人实施,在有更多的人赞成,最后写入文件、法律当中。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感受到权利的存在与意识的增强,经常看见、听见各种维权的运动,甚至有点见怪不怪。虽然如此,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非常自由的享受各类权利。
比如,我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但你没法要求CCTV给你发表你的文章,或随意冲到某电台发表你的观点。
行使权利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免费的权利。每个人的经济权利与政治权利是同等重要的,不能以牺牲别人的权利为前提来满足自己的权利。
以上是本周关于权利的学习摘要,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