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农——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算起来我在地主家已经干了22年了,确切的说我先在张地主家干了12年,后来张地主觉得自己老了,也想学陶渊明过几年世外桃源的清闲日子,于是一狠心把全部田产都转卖给了土豪英员外,幸好张地主平日没有太过刻薄。对我们的剥削也还算温和,这给他积了不少阴德,他是赶在08年金融危机签卖的,我们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英员外他们家的佃农了。
刚到张地主家的时候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当然说小姑娘还是有点勉强,毕竟我当年已经25岁了。我刚刚大学毕业那会,干的可是衙门的活,是我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暗地里使了不少银两,才替我寻的这份差事,没有风吹雨打,事事不紧不慢,虽然银子不多,但那叫一个清闲自在。其他地主家都是每周单休的时候,我们衙门就是双休日,每逢春节,大暑节气还有十几天的休假。曾经我的一个同僚大约半个多月没来点卯,愣是没人知道没人过问。也许是衙门的银子的确太少,也许是怀揣着世界很大我想去溜溜的梦想,也许是实在是闲的无聊,年轻气盛的我毅然辞去了衙门的差事,那真是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于是我来到张地主家当丫鬟。
刚到张地主家当丫鬟的那几年还真有点不适应,起初在衙门的时候也混的一官半职的,不能说吆五喝六,也是大会小会都参加的人。说实话,丫鬟的活还真有点低三下四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毕竟银子给的多呀,当年我娘我爹我哥加起来挣的银子都没我多,每月数着白花花的银票,心里偷着乐着想,“姑娘我忍了! ”
再到后来,发现张地主对我还真不错,老家在台湾的他可是一身的儒雅,风流倜傥。比我们当地的土财主高了好几个层次。(别想歪了,我这种下等丫鬟一年也见不到张地主一两回。)张地主看我单纯老实还没心机,肯定算计不到他们家,况且他还要经常回台湾老家照看,于是就放心的把一个分店暗地里交给我打点,我也越来越把张地主家当成自己家那么维护着,虽然身为下等丫鬟,还是“人残志坚”的替张地主把家,哪个长工外出没按时回来,哪个佃农谎报了收成,哪个车夫私用了马车,哪个厨子浪费了粮食,我都会像老板娘一样跳出来当面制止,实在死不改悔的就主动汇报。现在想想还真是不自量力,可能得罪了很多人还不自知。我就这样兢兢业业,自娱自乐的当了十年丫鬟。
十年头上,我们分店有一个佃农突然不干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张地主问我愿意不愿意干佃农的活?我一听就乐了,之前我就看佃农的活不错,虽然累点,但有自由的时间,有自己的一片田地,只要把庄稼种好,年底还有分红。一个不想当佃农的丫鬟不是一个好丫鬟!张地主家的地主要产高粱,恰巧我爹娘也是种高粱的,小时候就听他们念叨种高粱的各种窍门,家里都是《如何给高粱施肥》、《如何提高高粱单位产量》、《高粱品种分类大全》,特别是《高粱工艺》,我家就有78年古籍珍藏版。耳濡目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之前我暗地里自学了《高粱有机肥》,爹娘也大致串讲了《高粱工艺》这部葵花宝典。于是,我顺利的从一名丫鬟进阶成了一名佃户。这次华丽的转身也是羡煞了不少张地主家的丫鬟,可惜成功的就我一个。
真正的成为一名初级佃农才知道佃农的不易,汝非鱼安之鱼之苦!但后悔也晚了,只能硬着头皮上。由于我是后来者,种田技术又差,只能分到一些别人看不上的边边角角的地。起初种的高粱也是零零落落,收成仅够交租子的,没有什么余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