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能力,既然是能力,都需要刻意练习去养成。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高质量的重复+高质量的反馈。
1、什么是洞察力?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是人通过表面现象精确判断出背后本质能力。
2、思维决定一切——
预先假设—>采取行动—>得到结果
结果由行动决定,行动由假设决定。
假设就是每个人固有的思维模式。
思维可以划分为四个来源:
- 一楼思维:生活经验
- 二楼思维:方法流程
- 三楼思维:学科原理
- 四楼思维:哲学视角
思维提升可以从这四个维度入手;
遇到任何一个问题,也都可以从这四个维度追溯源头。
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想要提升思维,最容易的方式是一楼和二楼。
一楼,生活经验,主要由环境构成。
环境即:城市、工作、家庭、圈子
想办法输入高质量的信息,频繁接触高认知的人(尤其是经常看对方说的话,和对方接触)最容易被改变。
二楼,方法流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模型。
解决问题三步骤:澄清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
生活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清晰的概念/准确的描述问题这是一切的前提。
2)借助模型进行思考。
这叫做系统思维,所谓的系统思维即,通过构建、选择和改善框架,来更快、更全的思考和表达的工具。
最基本的模型,叫做5WHY思考法。
不断地对着现象层问为什么?
不断地问为什么就可以直达本质。
自己学会积累模型,并清楚的知道每个模型的适用边界和前提。
3)学习使用层级思维思考问题
认知三层模型:交互层/现象层(How)、结构层(What)、动力层/本质层(Why)
现象层:就是呈现出来的,能被你感知到的东西;
结构层:事物的组成部分,元素、连接和组成形式;
动力层:底层原理、第一性原理。
3、神经元原理——
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任何行为/习惯的背后,都是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靠树突、轴突的连接。
简单说,A神经元和B神经元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通路,每次走一遍这条路,这条路就会变粗,运行速度也会越快,大脑也会更倾向于走这条路。
这个原理很重要。
明白了这个原理,你就知道了,大的事情和小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调用的都是一条神经元回路。
比如,我现在在帮你回答这个问题,我就很认真,我大脑关于“思考问题”的这条回路就会变粗,下次调用的话就会更快。
生活中有很多小事,但是小事背后能反映很多本质。
比如,你家楼下小卖部突然降价了。你就可以问,他为什么降价?是为了营销还是有其他目的?
比如,微博发生了xxx事件,你就可以问,这是事实吗?为什么会这样?当事人的立场和态度是什么?
... ...诸如此类。
4、提高思考率。
锻炼能力,重点还是练。
所以勤思考是最重要的,你可以刻意提升一天思考的频率。
比如,找三个具体的时间段复盘。
一开始,刻意找时间去训练,然后慢慢的主动思考就会变为你的本能。
5、你如果问我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依然是刻意练习。
1)保持有效训练量:专注+正确方法+不断重复。
2)获得外界正反馈:自我认可+他人认可。
3)寻找差距反馈:教练、对手、镜子。
我展开说说——
1)专注来源于目的,自己想清楚这样做这件事的价值意义;
2)方法就是上面我分享的这些思路;
3)不断重复就是提高你的思考率;
4)想要获得反馈,就必须完成输入-加工-输出的闭环,有了思考就应该写下来并分享出去,分享价值给别人才会收获正反馈;
5)同样一个问题,你可以看看你的思考质量和高手的思考质量,看看哪些维度自己没有考虑到。也可以带着你思考的答案找高手请教,让对方引导你进行深度思考。
有个好的老师,是极其幸运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