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本去旅行,真没假说。自从讲过壶口瀑布,便成了心中的执念。半山腰的隐隐如雷,突然凹下的龙槽,脚下石的窟窟窍窍,特别是“听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下去,再漂上来身上的毛被拔的一根不剩,怎么可能呢?难道是拔毛机。像一道执念,总要去看个究竟,不到黄河心不死。
黄河,怎么一个咆哮;黄河,怎么一种怒吼;黄河,怎么一个奔腾;黄河怎么的“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个执念,搅得我心神不了。那是一个华夏儿女对母亲的执念。当弟弟在计划着假期去哪玩的时候,“我急着看壶口瀑布”。于是,便成行。我带着儿子,弟弟一家四口,刚好一车。根据天气预报,假期有雨,有雨也出行,雨中看壶口,更有情调——风雨无阻。
原计划是当天到,下午看瀑布,然后住一晚,第二天,随便转转再回。由于弟的两个孩子小,出发晚,再加上,假期人多,到处需排队,为免排到地方下班,就近安排好住宿,第二天,直接去看壶口。马上到景区时,导航显示4.9公里,竟要将近一个小时,可想而知是怎样一个人潮汹涌。挨着挪着,终于到了停车场,我的天那,无论望向那个点,眼前都是车。终于坐上景区摆渡车,车窗外略过的母亲河,静静地流淌,波澜不惊,还在心里疑惑:不好,被忽悠了,这静静的母亲,哪有咆哮哮的意思,心里微微略过一丝失望,但不敢再想,怕…毕竟是在我的窜掇下, 千里迢迢的来了。
来不及多想, 景区到了,站在河岸上,宽的河床,红旗招展,游人如织,特别是那一抹抹的中国红,在满目土黄的宽阔河床上,格外鲜艳。根据游人的疏密,大概便可判断主 体的位置。来不及拍照,来不及留影,便随着人流,走向河床。课本上写的,雨季,下不到河滩的,现在刚好是雨季,也下了好一阵子的雨,原以为下不到河滩的,可能是运气好,居然下到了河床。慌里偷空不时和迎风招展的国旗来个亲密合照,因为背景都是阔宽的黄河河床,可不舍得错过这母亲的背景。
还真没骗人,脚下的石,真是被水凿的窟窟窍窍,被漩涡旋的溜溜光的,有些水窝,覆上了一层层细沙,那些石头,层层叠叠,但 无一例外都被河水切的溜刷刷,齐整整,全都没了棱角。至柔的水竟拿捏了至硬的石。
穿过宽宽的河床,便来到了人最密集的地方。远远的,只见人头上面腾着团团白雾,应该就是瀑布了吧 ,人潮的最外圈是一摊挨一摊的穿民族服装骑驴拍照的,已经听到那隐隐如雷的涛声了。 谁会有心思去弄这个,直接穿过他们,但一层层的人墙,根本到不了跟前,不过可以看到上游来的河水,三四百米宽的黄河在一点点收缩,因为是雨天,只是此时未雨而已,但不改铅色的天,低的接了地,可不黄河之水天上来嘛。
因为河水在一点点收缩,气势便一揪揪奔腾!奔腾!奔腾!那气势,那奔腾,在真切感受过之后,才知是任何文字、绘画、摄影、视频都无法展现出的。怪不得,课讲完之后,感觉学生懵懵懂懂木木讷讷。因为我都不清楚,百里黄河到底怎么个一壶收,学生的迷茫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黄河在咆哮, 置身其中才明白,黄河的咆哮, 黄河的怒吼!
我在人潮的挤挤挨挨、推推搡搡中挤到了护栏边上, 才一睹真容,感受暴怒的母亲。最后在暴怒中爆发了,因为石床被齐刷刷地切断了。万万千千的河水也在挤挤挨挨,推推搡搡中跌了下去,收进壶口。一跌二跌三跌,便跌出了壶口瀑布。原来这壶口瀑布是在地面之下,怪不得在河岸上会失望。
接下来的,就是课本中所说的,排排黄浪碎成堆堆白雪, 摔成点,碎成雾。刚刚在人潮头顶看到的团雾就是这一壶黄浪腾起的白雾。看这架势,一头黑猪掉下去真能给拔的一毛不剩。上面被挤出去的一丢丢河水,在旁边又形成一处两处三四阶的瀑布,来应和着主瀑, 共同演绎着一主二瀑。龙槽里的水,在经历着万万千千的挣扎拼搏拼命之后,顺着槽沟奔流而去,继续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使命。这不像极了我们的人生么: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磨难,经历怎样的奋斗挣扎,生命终归要向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奋斗不止,生命不息!
这其间,我想用手机来记下这奔腾,这咆哮,这海河瀑雾泉的各种姿态,过来才发现,同样无能为力,任何一种形式都表现不出她的魂和魄。
回过头,是弟媳带着两个小侄子在追逐,在嬉戏…我和儿子在感慨:“这是母亲嘛?这 势...” “当然是啦! 这是暴怒的母亲。”前天,我在心里发了无数遍的朋友圈“母亲,是一只随时会炸毛的怪兽!”又在脑海升腾。假期第一天,好好的场景,让女儿又给惹炸毛,炸毛的结果是以我的一顿劈头盖脸的连数落带骂告终。儿子还补充道:妈妈,你看,这两边的黄河,这边是刚出生的小狮子,温和顺服;那边是暴怒的雄狮,在教训儿子。母亲河!没毛病,时而温和,时而暴怒!这臭小子,在内涵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