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18日,星期五,2022年的第49天,距2023年还剩316天。
昨天的日更,在昨日的中午就写完了,因为想准备下午和副业平台团队长通话的问题,就延迟到今天才发布,所以今天会发布两篇文。
昨天没有时间发布,真实的原因是:我被纠结和懒惰绑住了。
昨天下午通完电话我陷入了困惑和逃避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会让我在一段时间内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以刷剧代替,让多巴胺没有控制的释放着。
以前在事后陷入无止境的自责和懊悔中,现在的做法是,没有自我批评,继续做好该做的事。
昨天没发的文章,今天就安排上;
昨天没完成的运动量,今天就翻一倍把昨天的补上;
昨天没看完的书,今天就延长半小时;
昨天没听的英语听力,今天也要补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给自己找借口,也要为自己立下的目标负责,不让昨天的负面情绪无止境的延续,妨碍我接下来的行动力。
现在的我,要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但也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能走入正常良性的循环轨道上。
想是没有用的,做再多计划也是没有用的,只有行动才能看到结果。
来反思一下,为什么昨天的一通电话,就让我陷入整晚的纠结与低能量中了?
这是一通,和我即将启动的轻奢好物分享平台的大团队长梦梦总的通话,她是一位情商高,颜值高,能力强的大美女,团队下几百号店长,是我钦佩和尊敬的榜样。
且不论其他,至少她拿到的结果和待人处事的方式就是我要学习的。
在没通话前,我准备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的心里预设,期待她能帮我解决很多实际的痛点。比如,如何挽回之前用户的信任感、如何写符合我情况的邀约话术、如何快速涨粉、如何带领原本信任我的团长一起走下去……
等到了实际通话,这些问题梦总都没讲,她只讲了几个点:做互联网生意的底层逻辑、建立与用户的信任感、自我心态建设、坚持不懈的行动和分享。
互联网生意的底层逻辑,在于私域流量的经营,这个有赖于我们向公众展示的形象,是统一的,和谐的,受人喜欢的。她认可了我朋友圈的打造,认为我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人,但同时也指出了我分享内容的不精准,很容易给人模糊不清的感觉。
这点我很认同,我是个贪心的人,想把自己拥有的资源都用上,做事也非常容易瞻前顾后,追求完美,要等万事俱备才开始行动,这点特别不好,缺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持续的聚焦深入,我把它叫做“泛美好”。
什么是“泛美好”,我的理解是,只想展示好的,将不好的藏起来,羞于表达和展示。有好的就展示,没好的就销声匿迹。
这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你是过于美好且完美的人,看你会带上一层滤镜,时间久了就很难在人前做真实的自己。
真实的自己,应该是有好有坏的,有坏的情绪,有坏的思想,这是人性,谁也不能左右。
而我想表达的美好,应该是和真实的自己相融合的,是一种接受现实残酷的同时,仍然有心向美好的生活态度。
不用管自己发的东西,写的字句是否有人看,有人评论,有人点赞,只管去做,去发自真心的分享与互动,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梦总说的关于和用户的信任感问题,因我之前做了其他平台,如今切换平台将原有社群解散,重新组建的做法,已经丧失了一大部分的用户信任感,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去重新建立,这是事实。
梦总说我的做法很可惜,虽然我也有遗憾,但我不后悔,因为我从原来的不太喜欢的磁场中走出来了,我知道接下来也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日拱一卒,重新去做好这件事,走心、真诚、持续是关键。
在心态上,我需要知道,只要我要做这件事,赚这份钱,就必须不能脸皮薄,玻璃心。
心智的成熟也就是在不断受挫的过程中练就的,我不在这件事情上受挫,也会在另一件事情上受挫,这个是怎么也逃不过的。
至少我要做的这件事,是我发自心底认可的,也渴望做好的,分享有品质还不贵的生活好物没什么丢人,人人都要生活,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有品质,还能省钱,这本身的出发点是正向的。
给自己几年的时间,在这个互联网赛道里沉下心来,慢慢做,把分享的工作日常化,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太把他人的警告和阻挠当成一回事,成年人的世界,有自己作选择的权利。
今年,甚至之后的五到十年,都做好这三件事:在花艺上的持续学习、以自己视角对好物的分享、持续的写作。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这三件事,就是我现阶段要明确的生活重心。
剩下的都是需要去坚持做的一些有关生活和学习的小任务,以养成好的习惯为主,是重要且不紧急的事。
今天就写到这里,我要去补没完成的任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