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
一直以来,我都以“好学”和知道、学习新知识而自豪。甚至有一个假设是“乐观的人一般是有好奇心的,没有失去童趣的人”。也非常赞同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修炼自己的心性,不断迭代。
成长的概念
一直以来以“成长”为目标,但我真正的知道什么叫成长吗?成长就是不断的积累知识,搭建各种认知的框架吗?
No,生命成长中的每一步,都必须有相应的环境配合。
生命的成长,不是搭积木也不是盖子。“长”,和“搭建”,是完全不同的过程。长,是一个一边接受外部刺激,一边互动,一边学习,一边变成熟的过程。长,要求环境按照顺序提供正确的信息输入。
自我对照
我在学习中有没有成长?受到外部刺激有多少?身边的人都在成长,甚至有些人成长的速度非常快(我认为我应该比他们成长的更快,因为我“知道的”更多。),一个个牛人崛起,007er中就有很多人都成了快速成长的榜样,娜娜、军师姐姐、链接达人苏格拉磊、金马、大爱小玲等等,刺激足够多。
互动多不多?少之又少,很多知识、概念仅仅局限于知道,比如前面提到的“成长”、“财富自由”、“知识框架”,仅限于知道,而没有做到。
结果是,有再多的学习,成长也不大,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一个桥梁--方法。
这个方法在《知道做到》这本书里给出来一个两个字的答案:重复。
其实,围绕这两个字有很多畅销书,比如《刻意练习》、《精要主义》等,包括《卖油翁》里哪一句著名的话:无他,谓手熟尔。
自己自以为特质的好奇心,督促自己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给旧知识贴上了“知道了”的标签,结果导致“信息过载”,引发焦虑。
行动计划
抑制一下好奇心,找到真正重要的(但权重较大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将有限的注意力放在和知识的互动上,搞清楚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将“知道了”的知识用费曼技巧在学一遍,看看能够发现多少“新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