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放假回来这几天,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她不在家时,我觉得我的生活在向老年人靠近。
早餐常常是一个包子,一个鸡蛋,一周里会有一两天到食堂吃碗粉。
中餐一周3~4次食堂,剩下的时间自己做时大多也就两个菜,一荤一素,荤的常常是鱼。
晚餐基本是对付一口,中午有剩下的就吃中午剩的,中午没有剩下的就煮几个红薯,或是煮一把青菜对付一餐。
不点外卖,不喝奶茶。实在馋了,弄一点红枣桂圆加牛奶,自己做一杯营养奶茶,也就对付过去了。
零食方面基本上断了,甚至连水果也断了。不知道为什么,买回来的水果零食这些放家里总想不起来要吃,有几次都是放坏了,不来干脆也就不买了,不吃了。
时间长了,我也慢慢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不用花时间想吃什么,这就留下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实在也是极好的。
我设想自己的老年生活应该也是这样的,简单而充实,却又不慌不忙。人到老年,这样应该是最好的状态了吧。
最近这几天,生活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首先,是女儿回家前,我买了一些小零食,装满了篮子,满满当当地摆在茶几上。以前不记得吃,现在大概是买的多了,摆放的显眼了,只要在茶几旁坐下,就会很自觉地拿起来吃一点。
早餐因为时间关系仍然是包子馒头加鸡蛋的组合,中餐却不再吃食堂了,尽管忙,也仍然要自己做,荤菜变成了鱼、鸡肉、肉丸等等,不再清一色地变着法子吃鱼了。
晚餐也开始正常,但女儿和我一样不爱吃主食,所以晚餐时间我们都是只吃菜和肉,不吃主食的。
变化最大的是开始点外卖了。女儿不在家的一个学期,我们两个老的一次外卖都没有点过,她一回来就开始嚷嚷着点外卖,奶茶糖水已经吃了几次,今天连烧烤也吃上了。
晚上吃着烧烤时,我想起自己这个学期一直以来老人一般的生活,甚至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以前的生活那样清淡,如今的生活那么热烈,短短的几天时间,转变如此之快,想想也觉得好神奇。
人的适应性真的是非常大的,大概是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吧,这算不算是人以类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