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骏(1578-1617年),字九逵,号仲良,化龙次子。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考中进士,殿试二甲50名,先授江苏苏州浒墅关关大使。浒墅关有灵岩山,山上古迹奇石甚多。山石制砚极佳,人们争相开采,使古迹奇石遭到到破坏。马之骏甚为倇惜,于是捐俸金赎山,勒石永禁开采,使灵岩山古迹奇石得到保存。

马一山在《靖江诗集》中有《过浒墅关怀家仲良先生)诗记录此事:“侵晓已过浒墅关,先贤高躅邈难攀;灵岩闻说人争凿,不念当年谁赎山?”后任朝庭户部主事等职,为官清正廉洁,颇有政声,曾多次到各地巡视,关心民间疾苦,多次给皇帝上书请求赈济边民。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方面,著有《妙远堂集》40卷,为明代著名文学家。

《妙远堂集》在清代被收入大型类书《四库全书》集部中,后经战乱等诸多原因此书已失落,据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州历史人物著作简目》(中州文献丛书,杨松如编著)一书记载:“《妙远堂集》四十卷,《四库全书・集部》存目目注,佚。”马之骏后世孙新野民族医院院长著名医师马全智先生经百般搜索,求得清庚午年十月陶然斋木板雕印本一套,献给新野县档案馆,才使此书重于世人见面。

陶然斋雕刻本《妙远堂集》分上、下两集,系马之骏的孙女婿邓州人彭始抟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夏四月主持雕板印刷的。彭始抟在《妙远堂诗集序》中说说:“纵览全集,知妙远二字,是其真谛,写难状之景,描无穷之变,于他人镂心擢肝而弗获者,一经拈出,如荷叶珠,如松针露,如曳云无定姿也。往者寇躏中州,中州州典籍散失,妙远堂者板虽无存存,尚有印本藏之遗老败壁间,、今犹得之,为之摹刻,是公之精英长存于天地间也”。从彭序中可知《妙远堂集》陶然斋本雕刻始末和其艺术特色。马之骏擅长五言、七绝,例如《郊行》(五言):“闭门常倦酒,出廓稍有情;野草几时绿,春风长日清;沙奇频骇马,柳浅误投莺;渐欲忘归去,空林坐晚晴”。

《枳花》(七绝):“几树啼莺映晓霞,绿阴不断接人家;一时桃李浑飘尽,却放春风到枳花”。《早春观梅》(七律):“十亩寒花照眼明,却惊病骨到先轻;残香半入钗头厌,老韵偏依石外生;堕蕊剩枝惧恨事,淡烟孤月也多情;幽寻车马朝来满,只恐桐关恼送迎”。诗写得清新自然,独具特色,使人读之可得到艺术美的享受。(事迹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南阳历代名人》及《新野县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