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都是,万般变化,异曲同工。
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物象,抽离,故事,交集。主题,开头,起承,转合,发生,发展,设伏,变故,出其不意,情理之中,意境留白。谋篇织锦,携来百侣,万类霜天,一路亢进,一路从容。
诸位看官,这篇文章,四个人物,四个情节,一脉相承,朝发夕至,形如兔尾,补啃又补,充了又充,才到1800字,这又完了?
若这放到长篇小说,我都不知道,刚刚勃起,就这样昙花一现,这该算个甚?
难道此生?
生死有命,字数在天?
难道,这就是我的宿命?
上面是我昨天在写另一篇文章思考罗列出来的一个问题。把自己从理论所知道的小说要素都写了出来,按此路径逐一与自己以往的文章对照,反省自己。已经找出了一些阻滞的症结。
这个问题,昨天想着正确,而今天思考,却完全是自己在思想认知上的无知和偏见。幸好今日反刍省身,才没让自己再一次坐井观天,误入歧途。
以往写的文章,多以观点或抒情杂文、散文和随笔为主。而构成文章的结构,虽说其中也有表达的人物对象和感情观点表达,但构成故事文或小说记叙文的构成要素缺失太多,虽有人物,但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必要的事件交集和情感冲突。
其间即使有情感的表达,也是自己一个人对某个人物或某件事自发感慨。文章中每个人物之间没有关联,更谈不上交集,每个人相对于读者都类似于一个蜂巢中彼此相互独立的一个蜂窝。你是你。他是他。虽说是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
因此,我笔下的人物,呈现给读者的印象,完全都是一样的静态雕塑。这样的人物形象,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完全是僵死的,而不是动态的、鲜活的。我的体会用一句形象的比喻应该是这样的,小说和人物,应该是在一潭活水中能够自己自由游动的鱼。
而我以前写过的所有文章对所有人物的表现,都是有我个人赋予他们的。而小说的人物创作却恰恰相反。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刻画,故事的展现,应该通过他们之间彼此的语言对话,和事件交集,通过谋篇布局的人物设定,让他们完全自由的自我展现才对。
正是因为做为作者,我把所有人物的话都由我一个人说了,因此造成所有人物的形象,都如同我代言所有人说出的话一样,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纵有人物,纵有感情,也都是毫无生气的一潭死水。
没有变化变没有延展。没有冲突,就不能掀起波涛巨浪,更不用说能把自己的文章写到一日千里千言万语滔滔不绝了。
为什么别人能写小说,因为小说家刻画展现和兜售出来的都是活鱼。
而我自己一直在鱼市上向人叫卖的都是冷冻的死鱼。
为什么我的文章写不长?也是这个根本原因。
于常闻,北冥有鱼,可以入海。未曾听说,一条死鱼,能至彼岸。
而目前我的文章,正是这条死鱼的状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