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对《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进行这样的评价是不会招来很多非议的:
爱丝美拉达是美的化身,卡西莫多是丑的化身,甘果瓦是学者、吟游诗人、哲学家的代表,骑兵队队长弗比斯是男性美的具体化身,约翰是愤世嫉俗的大学生、堕落的享乐主义者,而隐修女意味着罪恶与救赎集基督教罪与罚的思想于一身。麻烦的是,对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这个人物的评价,很难黑白分明,像对待其他人一样来三两句话简单概括。如果要对《巴黎圣母院》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做简写,也许所有人都可以扁平化,唯独副主教不能。
因为是他串联着整个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随处可见他和其他人物的对比。他堪称是整个故事的缘起与灵魂。
相对于爱丝美拉达的美,他身上几乎不可见美,相反还有很多虚假与丑恶之处;他对爱丝美拉达的爱,相比于卡西莫多的爱,几乎只能被称为欲望;相对于卡西莫多的赤子之心,他那压抑内心和冷酷的做派尽显虚伪和伪善;而相对于弗比斯,他几乎是一个马上就要秃顶的老头子,一个毫无男性魅力可言的可悲存在,一个简直无法称之为男性的男性,一个原本也无所谓性别的教士。唯一可取之处,对比甘果瓦,他是甘果瓦的指路人,是他给了甘果瓦智慧,所以他几乎成了智慧的化身。
最主要的是,克洛德是这个故事唯一有社会关系的人物。和其他几个主要人物相比,他是唯一一个可以沟通这个世界所有阶层的人物。和他打交道的人,有他弟弟小约翰这样的浪荡子大学生,有弗比斯这样的骑兵队队长,有爱丝美拉达这样的吉普赛流浪姑娘,有雅克大人这样的社会名流,当然,作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当然免不了与主教的交往,与教皇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不过,相对于真正的贵族与掌权者,克洛德本身的阶层定位其实更偏向于平民。所以,当约翰问他要钱的时候,他会发愁自己的几间老屋会因为弟弟的挥霍保不住。
克洛德来自平民阶层,但和真正的底层还是有所区别。他父母早逝,但家境并不贫寒,给他留下了几十间可以收租的房屋。此外,他天资聪颖勤于学问,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几乎将所有的学问都钻研了个遍,凭借努力成功在上流社会的边缘站住了脚。
克洛德算是平民中的精英。特别是在宗教方面,他算得上一个难得的天才。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这样一个严格遵守道德律的人,却被作者描写成了最大的反派?
重读《巴黎圣母院》,几乎不能再将副主教克洛德看成伪善(假)、邪恶(恶)、丑陋(丑)的代表。虽然,的确是他造成了所有人的不幸甚至死亡。但,如果深究,如果抛开作者对自己本身的批判,如果再客观一点,再公道一点,很容易看出,大家的不幸不仅仅因为克洛德本人的存在。如果克洛德真的给大家带去了伤害,那么显然不是克洛德本性使然,而是严苛的宗教教律使然。也就是说,这一本书真的不能被称为一本对克洛德进行讨伐的一本书,而是一本对扭曲宗教进行批判的书。
然而,小说作者精心安排将一切矛头指向克洛德,一如故事中克洛德对自己命运所做的解析,也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某种投射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重读《巴黎圣母院》,重新评判克洛德,也许更能公正看待恰当的道德感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