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冬阳”,五年级冬季的第1节诗歌课就是“冬天的太阳”。
课前已准备妥当,不过上课时候忘了拿道具手电筒。正当我准备让大家想象“窗帘紧闭,打开手电筒”的情景时,男孩王YT反应特别快:“老师,你可以用手机打开手电筒。”这不仅缓解了我漏拿道具的尴尬,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情景体验,最主要的是这完全提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教育机智”。很显然,当窗帘打开又开灯,手电筒的光“消失”了。
大家分享自己喜欢又讨厌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太阳、风、头发、雪糕等。第1个女孩关YR直接分享“喜欢冬天的太阳,因为暖和;不喜欢夏天的太阳,因为太热”。完美契合主题。我分享的例子是:需要发言的时候鸦雀无声,都低头。不需要发言的时候叽叽喳喳,影响进度。刚开口,孩子们充分演绎了我“讨厌的样子”。给他们短暂发挥的空间,再回归正题。
“喜欢夏天的太阳还是冬天的太阳?”以及“作为太阳,你想去夏天还是冬天?”大家众说纷纭,各有思想,都有道理,无谓对错。
两首小诗的赏析不能着急,需要慢慢引导出“合适的答案”。描述冬天太阳的形象比较简单,找到自己遇到困难时候的“太阳”有点困难。有学生想的很快会想到爸爸妈妈,有的学生想不出来。
这节课时间比较宽松,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写诗,并且还有时间让大家上台分享。刚开始大家都比较害羞,静默了好一会儿。我告诉她们:“没关系,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心理准备。”慢慢的大家都争着上讲台分享,我也趁此录视频给她们做记录。有学生不想露脸用诗歌本紧紧挡着,有学生大大方方带有感情的朗读诗。
有一个“搞笑”的分享。男孩王BR分享的时候读的特别快,感觉比背课文还快。本来诗的内容就长,以至于后来的一点听不懂。我让他再读一次,他不太想读。我有点着急想代读,走上讲台后,先解释说明为什么想让他再读一遍。他这首诗是目前孩子们作品中相对比较流畅,感情也很充沛的诗。我又示意他:“要不还是你自己来读?”禁不住我软磨硬泡,他又读了一遍,效果良好。
为鼓励大家踊跃分享,用“倒数321”和“抢”的方式进行,明显整体参与度提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96064/0c52e778d91592d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