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育儿:诺贝尔奖得主呼吁,早期教育别太在乎知识

育儿:诺贝尔奖得主呼吁,早期教育别太在乎知识

作者: 百安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12:57 被阅读0次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海克曼(JamesJ.Heckman)用他在美国多年的研究结果提醒中国家长:不要过度投资“认知能力”——即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的认知技能,这样使得孩子在某些方面营养过剩,而忽略“非认知能力”(情感、社会适应性、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这将会使这一代儿童在成年后,遭遇各种现实问题。

被高估的认知能力

我们所有人一提到能力,都集中在“认知能力”,就是学习知识能力。比如,通过诸如智商(IQ)测试、能力测验等,来判断一个孩子的水平。但“人们花了很大功夫,帮助孩子们获得了高分;但“认知能力”在成人社会生活中,真的这么有用吗?”海克曼教授举例说,一些参加完学校通用水平测试、并过关或取得不错成绩的孩子,仍旧可能在接下去的学业生活中辍学。

早教责任在于家长

中国人大杨伟国教授坦言,早期教育的投资不在于孩子上什么培训班,而在于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亲身投入。这与贤爸倡导的高质量亲子陪伴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科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孩子成长,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社会情感能力方面,家庭的影响要远胜过于基因遗传。”

在幼儿教育专家看来,早期投资确实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具备科学性,但早教不是上几个兴趣班、多认几个字、多说几句英语就能解决问题的——它渗透于孩子的整个养育过程中。“如果家长在与孩子的接触过程中,能总是伴随有丰富的语言,能经常性地与孩子对话……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与情感发展”。

再比如,家长在和孩子一同玩耍的过程中,能注意孩子的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发展,以及左右认知和数数的学习机会,这要比直接讲解趣味数学题和多做几道练习来得有效得多。

家长惟有在照料孩子生活的行为中,捕捉有助于孩子感知、动作、语言和社会性情感等元素,这对孩子的早期发展,尤其是日后的情感培育与人格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育儿:诺贝尔奖得主呼吁,早期教育别太在乎知识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海克曼(JamesJ.Heckman)用他在美国多年的研...

  • 在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安全这件事儿上,我们应该听谁的?

    百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合署名支持转基因 百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合署名公开信,呼吁绿色和平组织停止反转基因,呼吁支持黄金大米...

  • 读诗:纯诗世界1

    早在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沃尔科特就呼吁:“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

  • 别太在乎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我们...

  • 【29】学习提升:犹太人成功的秘密

    【犹太人:创造知识奇迹的民族】 以色列特拉维夫有一条诺贝尔奖之街,街上有179座石像,都是诺贝尔奖得主。包括爱因斯...

  • 别太在乎领导

    领导对自己是什么印象?态度如何?也许有时难以面对面接触了解。怎么办? 看看领导身边人对你的态度,就基本上能知道一二...

  • 那些顶级悼文

    第一篇,美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悼念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小他16岁的法国作家,荒诞哲学...

  • 别太在乎,别丢了自己

    最近一周多没更新,不是停下脚步了,是忙着论文,复试,什么的,乱七八糟。忙起来还是好的,至少不会觉得今天又是白白呼吸...

  • 如果

    吉卜林《如果》 诺贝尔奖得主吉卜林写给他 12岁儿子的诗 中文译文 听语音 吉卜林《如果》 诺贝尔奖得主吉卜林写给...

  • 走进“DNA之父”沃森曾任负责人的冷泉港实验室 - 草稿

    你好,我是乔妹。 学习泛知识,我们讲究-雨-露-均-沾。 诺贝尔奖得主、被称为世界“DNA之父”的DNA双螺旋结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诺贝尔奖得主呼吁,早期教育别太在乎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cs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