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的时候总是能引起共鸣,引发思考。读到一半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书架(我的书架只收藏自己认为的好书),读到小说后面的时候就忍不住红了眼眶。我不是名家,只是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篇文章也就只是我个人浅薄的见解和感悟罢了。
先从阿米尔的父亲讲起,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他们说爸爸没有经商的天分,应该像爷爷那样专研法律。所以爸爸证明他们统统错了:他不仅经营着自己的生意,还成了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当时人们嘲弄爸爸,说他不可能有桩好婚事——毕竟他没有皇族血统,但他娶了我妈妈,索菲亚·阿卡拉米。妈妈受过良好教育,无论人品还是外貌,都被公认是喀布尔数得上的淑女。”,“父亲随心所欲地打造他身边的世界”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在外人看来的成功人士,他的声誉很高、家庭富有、勇敢无畏。
但就是拥有这样一个爸爸,主人公阿米尔却很苦恼,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几乎和父亲完全不同。爸爸喜欢玩足球,阿米尔喜欢创作;爸爸强壮可以保护其他人,阿米尔懦弱胆小需要他人的保护。
在爸爸眼里阿米尔也永远都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正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故意疏远阿米尔,对阿米尔提出的问题敷衍回答、对阿米尔的写作排斥,不满意、对阿米尔缺少陪伴与关爱,甚至连阿米尔晕车都表示厌恶。
在这样的单亲家庭中长大,阿米尔对父亲的爱一直处于渴求的状态。为了得到父亲的关注与喜爱,阿米尔可以假装喜欢足球,为了和父亲单独出去而撒谎抛下朋友,也会因为父亲夸赞哈桑而对哈桑大发脾气,为了赢得比赛获得父亲的重视而不敢挺身而出拯救哈桑。
全书最大的转折就是阿米尔童年最后一次的追风筝大赛,这个让阿米尔一直逃避的日子。在目睹哈桑那件事发生之后,阿米尔有愧疚、自责,但是他就没有勇于坦白的勇气,他为了逃避可以陷害哈桑,最后哈桑也离开了他的家,自此他再也不能直视哈桑,哈桑成了梦魇、魔鬼。
但是仔细想想,阿米尔会这样做的原因,也是为了赢得放风筝比赛,重获父亲的宠爱,他想要父亲对他刮目相看,他想要父亲只属于他一个人。
“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多年后的一通电话让阿米尔再次回到巴基斯坦。回到往日的家园,阿米尔却得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他这么多年都生活在一个谎言之下,父亲的形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愤怒,他也怨恨父亲,而这更加深了对哈桑的愧疚。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终结轮回的路,他要带回索拉博,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父亲。
这本书写的很巧妙的就是有很多细节,也埋了很多伏笔,让人看的时候能够联想到之前的情节,更加理解小说。
十几年前,哈桑要用弹弓打瞎阿塞夫的一只眼,多年后,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替父亲完成了这件事;小时候,是哈桑保护阿米尔,长大后为了救出索拉博,阿米尔即使被打的头破血流也不放弃;还有那句有其父必有其子,暗示了阿米尔和他父亲与阿里和哈桑两代人的命运。
看完小说之后,对“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高中时背诵这句话是为了给作文加分,现在看到这句话则是想到哈桑的忠诚和阿米尔多年的悔恨,确实感触良多。
最后想说,幸福的童年会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