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说话,都是先模仿身边环境的用词与表达方式。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了解,可以传达同一种心思的话语有好多种,慎选一种能同时正确传达意义与情感的用词,契入对方的内心,就是语言的素养,也是小朋友正需要吸收的经验。
良好的说话方式需要有榜样依循,每天早上和橙姐一起上学,我会主动和保安叔叔和值日生打招呼,孩子也会很淡定的模仿我的问好。大人的“言”教,是培育孩子说话素质的重要养分
现在的大人为了对孩子表示亲切而忘了语言的身教,经常是用语轻佻,有失辈分伦理,这种示范所带给孩子的影响快速而深刻,让人十分担心。语言教育是多方面素养的集合,有时用词虽无错误,但气氛或角度不对,传达的讯息也跟着失真。孩子唯有从优良正确的话语中才能涵养出真心诚意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不得不从每一个教育与社会的现场,都灌输给孩子营养。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常听到成人教导我们说话时,用“好听一句,难听也是一句”来强调开口不要语带轻薄或恶言,要重视别人的感受。如今,说话艺术慢慢地消失在日常生活里,也许孩子是从大人自己的话语中,误以为胡言乱语很可爱。
学习尊重,要从生活中好好应对教起
好好说话是学习尊重最好的开始,这种美感得从生活应对教起。我想举几个孩子日常对话的缺失,来说明细微之处的重要。
这些话都说得很流利,听起来却让人不开心。我也常提醒孩子“爽”字与“不错”不该随便用,“好恶”则是根本不该用,而用“像一坨大便”来形容眼前的食物,对听话的人更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父母师长不要只批评大环境变坏,自己是否谨言慎行,每天都在影响孩子。有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我的课上非常调皮,他对我宣告:“我的老师说我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她从来没见过意见这么多的孩子。老师说,有时候她都不想‘搞’我了。”下课时,我提醒父母,一定要跟老师讨论这种不当的言谈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