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学了,有的大学已经开始迎新了。
在这开学季,我思绪万千,也感慨良多。学而优则仕,自古及今,多少人为了能够入仕,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就为了能够中举。古人如此,现代人亦如此。
唐代孟郊前两次参加科举未第,在四十六岁时奉母命第三次入京参加科举,并在这一次中举了。孟郊中举后第一件事是写了《登科后》的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表达了诗人登科的欣喜。
其实不只是孟郊,其他诗人、词人在中举后也都会写上一首诗词表达下自己的感受,毕竟中举后意味着春天来了。唐代姚合考中进士之后,大喜之下,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得中,还怀疑是做梦,最后喜极而狂。他在《及第后夜中书事》一诗中唱道:“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这种疑惧与惊喜交加的心理,在唐代曹邺的登第诗中也有反映:“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1517年,明代经学家舒芬高中状元。他踌躇满志,欣然写下《及第》诗,其中两句是“五百名中第一先”、“手攀丹桂上苍天”,可谓意气奋发,豪情万丈!
还有《儒林外史》的范进,在中举前家徒四壁,连自己的老丈人也瞧不起他,你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范进想去参加乡试,因为没有盘缠,去找老丈人胡屠户借银子,老丈人不仅没有借给他,反而一顿错骂,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是,当范进中举后,范进自己也因为太高兴疯了,这个时候他的邻居、他的老丈人,甚至连不相识的乡绅也都来巴结他。你看,“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当然,有中举的,也就会有落第的,在放榜日,有人欢喜有人忧,这在古代如此,在现代也是如此,考上了,自然是开心的,而名落孙山的呢?唐代赵嘏科考落第之后,逢人便痛哭流涕。那种科考的辛酸血泪,让人不忍去读。他在《下第后上李中丞》一诗中写道:“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
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在你落寞时,没有人会关注你,甚至可能还有人会落井下石,但当你中举/入仕后,就会有N多人的来巴结你、奉承你。正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表达的一样,这是一种社会现实,也是人性使然。
马上到了升学季,有人欢喜有人忧。考上的,现在忙着摆升学酒,大宴宾客亲朋,而没有考上的呢?或者忙着找复读的学校,或者想着出去找工作。这也让我想起当年的我们,那时的升学率低,在参加高考前,老师有先见之明的教导我们,要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是的,一种准备是成为天之骄子,另外一种准备是复读或打工去。
近日,我看到“学历只是过滤了一部分学渣,并没有过滤人渣”这样的一句话,深有感触,是的。其实,上大学并不是我们的唯一,只要你勤奋,只要你三观正,只要你愿意付出,你一样能够有所成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