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必须再多说一句:
上面整体论认识世界的态度,实质就是如何建立正确的科学观的问题。
我们知道,科学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在大航海时期,学习融合了当时人类各地最先进文明、文化,寻找到的一条解决当时大航海大量新需求的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以及破除欧洲神学知识体系,建立更高生产力条件下的世俗新知识体系的方法。虽然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比如技术方法跟科学方法不一样,是人类更早建立起的一种有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方法)。
但是科学这种新方法,在欧洲基督教文明建立之初,是基于基督教原子论世界观、胜人向恶文明特质规范下的方法。其典型表述就是科学是分科而学.
也就是说把事物整体人为划分出若干局部,对局部进行科学范式规定下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个分科的知识体系结构。
这种思维固然强化了对各个局部的更有力、更深入、更详细的认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原子论世界观规范下,它(原子论世界观规范下的科学方法)有效割裂了各个局部之间的关联,从而从根本上阻碍了——通过各个局部的深入认识更好认识整体的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今天,人类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原子论世界观规范下的科学进步的局限性。尽管在一定历史时期(科学发展的早期初步原始阶段,对个体、局部的深入认识更为主要)西方这种原子论世界观给人类能力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人类对各个分科的局部认识普遍达成一定高度后,如何从无数的局部认识中,获得对整体认识提升,就逐渐成为人类进一步进化的必然要求。而事实也是如此,现在科学前沿的跨学科研究,呈现为越来越流行的先锋的实践状态。
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科学分科而学的利弊。(利:更好的了解局部;弊:割裂、弱化了因此对整体的认识)
显然,需要一种更加恰当有效的观念来认识科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