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开扒《稀缺》。
书中提到这么一个推论:我们在小物件上连几毛几分钱都会计较,而在大物件上却挥金如土。之所以对这个推论感兴趣,是因为我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先说一个假设的场景:假如你心仪的一款手机到货了,你兴致匆匆的赶去购买,坐出租车时,司机说因为是高峰期所以要多收5块钱,原本10块的车费将变成15块,你会选择多付这5块还是等下一辆?到了店里,售货员告诉你,因为货源紧俏,这款原价2000元的手机现在要加价10元出售,你会选择加价购买,还是再等一等,或是到其它的店里去买?车费上涨的额度只有5元,多数人会倾向于不接受,而手机价格上涨的额度有10元,多数人却会倾向于接受。
如果单纯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讲,人们的行为显得不可理喻,但类似的情形,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到外面吃饭,我们会问有没有打折优惠,但是添置一辆汽车,或是珠宝之类的奢侈品,要节省几百元是轻而易举的事,比如车子价格谈到了18万元,这时候要求再降500元,销售商一般不会拒绝,但我们却不太会费心去做。
然后讲我自己的案例。以前(网购热潮兴起之前)买东西,我有时会货比三家,斤斤计较,老婆总是不理解,说相差不了几个钱,而当我在发微信红包(现在不玩了)时,老婆又说我装大方,总之我是一个好矛盾的人,简直不可理解。然而,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她从来不会讨价还价,她觉得能有几块钱的差别?在网上购物的时候,老婆却又喜欢价比多家,并且乐此不疲,在超市购物的时候,有时会根据零食或饮料的包装不同而计算性价比,也不见老婆的反对。看起来,不止是我,她自己也是前后矛盾的!
读了《稀缺》,我终于可以肯定:我并不是一个矛盾的人,我的行为失常是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而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失常,是因为我们受到稀缺的干扰,试想一下,王思聪可能永远不会犯我们这样的错误。但《稀缺》同样告诉我们,虽然穷人挣钱不如富人,但在花销方面,穷人能让每一块钱发挥更大的价值!
最后说些不太相关的话。不止一次的听到这样的新闻:某某老人日子过得节俭无比,但却把毕生的积蓄都拿出资助贫困学生。比如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戴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每天在外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有时候会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那已是他的“美味”了。
道德情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按照《稀缺》的理论,白方礼老人完全可以从捐赠的钱财中拿出一点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对比一下,西方慈善事业的主流是洛克菲勒、巴菲特、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之类的富豪,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更为合理,毕竟,要主持正义的话,还是武艺超群的高手来的比较靠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