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一个孩子七点十五放学,快十点了还没有回家,我心急如焚。
把询问得到的信息反馈给家长,让他去查一下监控。我也收拾妥当,打算去文具店附近查看。
这时,家长发来信息:孩子到家了。
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忍不住询问:放学几个小时了,他去了哪儿,为什么不回家。
家长回复说:我也没到家呢,他姐姐打电话说孩子已经回家了。
回去问问怎么啦,咱们找到根源,才能避免下次再出现这样的意外,家长说她回去问问。
后来,家长回复我:孩子中午跟他姐发生矛盾了,怕回去后挨打,就没敢回去。他们家住十楼,他去了十一楼坐着,然后就睡着了,醒来后,发现已经很晚了。
好吧,事情似乎有点蹊跷。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找到这个孩子。询问他前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从孩子断断续续地叙说中,我得知了事情的大致情况。大概是,中午放学回去,他惹他姐生气了,姐姐就不让他吃饭了,姐姐打了他,他把桌子掀翻了,弄坏了。
晚上放学,想到妈妈回来一定会打他,他就没敢回去,去十一楼睡着了。
听了孩子的叙说,我既心疼又生气。在黑暗坚硬的楼梯口睡了一两个小时,这么晚不回家,多让人着急。
我问孩子,你觉得这件事你做的对吗?
孩子说,不对。
我:“为啥不对呢?”
孩子:“不回家,让家长和老师担心。”
我:“你觉得逃避可以解决问题吗?”
孩子:“不能。”
我:“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除了面对,我们别无选择。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也要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此,我想对家长说,平时,对于孩子的犯错,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处理,否则孩子遇到问题时,可能因为害怕,选择逃避,或者更加极端的方式,比如有一个孩子因为考试考差了,觉得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回家一定会挨打,于是跑到家里的顶楼一跃而下,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缺憾。
温和的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让他心服口服,才是上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