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妈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已经没有那个年味了······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又称“三元”,极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
在元旦这一天,因为天气寒冷,昼短夜长,北方的农闲百姓杀猪宰羊准备过冬的食材,一家人不干活不出门,呆在家里聊家常。每个孩子在新年都能领到一串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而在南方,相比于北方元旦的接地气,南方的习俗则偏向于“雅”。在浙江一带,元旦世界把竹竿束在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而对我来说,元旦就是团圆的日子,一大早起来,一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吃饺子。
接着去爷爷奶奶家里拜年,腿没着地,爷爷就半路扶我们起来,随手抓起一大把糖果往我们兜里塞。
正经事做完了,兜里揣满了糖果,约上两三个朋友,坐在门槛上吃着糖打发无聊时光。
可是,后来:
生活好了,团圆饭越来越丰盛,简单朴实的饺子不再是主角,
有了全年无休的商场超市,人们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囤积年货。
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了,到最后连对过年的期许都精简掉了,才渐渐觉得过年的味道淡了。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样一段话:
“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团圆饭也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就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结果就是,物质丰富,我们不会再为吃上一顿饺子而欢喜,不会因为一两颗糖果而甜蜜,仪式的精简,让过年成为日历上普通沉闷的一天。
1
仪式感的重要性
就像是《小王子》的那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不同。”
仪式感拥有着让我们平凡日子也可以散发光芒的魔法,它就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抖音上有一位我关注了很久的博主,她每天在账号上把妈妈做的早餐拍照,配上#早餐要吃好#话题发出来,就是这样一条简单的做饭视频竟然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没有华丽的摆盘,文艺的滤镜,有的是随着早餐热气扑面而来烟火气息。
正如电影中的《蒂凡尼的早餐》里,赫本穿着黑色小礼服,带着珍珠项链,从容优雅地将早餐吃完。
仪式感其实很容易发现,它可以藏在一顿心不在焉的早餐里。
而在婚姻里,最高级的仪式感,是让仪式感浸入生活中的每一天。
早起的一声“早安”;
出门时的一个拥抱;
逛街时牵在一起的手;
一起吃饭时不忘记给对方夹菜。
看似简单不经意的动作,确实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村上春树说过:“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一片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2
为什么孩子需要仪式感
对于中国一些孩子来说,元旦的仪式就是一顿团圆饭,它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紧密。
之前央视播放了一则催泪的公益广告,讲述了一对夫妻骑着摩托车回家的事情。
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不少的危险。路上突降大雪,摩托车打滑连人带车摔进水沟里;路途上要经过山路,悬崖峭壁稍有不注意就有生命危险。
但是当他们出现在村门口时,留守在家的孩子兴奋地跑出来迎接,这一刻路途上的一切疲劳都烟消云散了。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元旦是难得团聚的时刻,是一年中难得一家人坐在一块吃饭的温馨时刻。
而对于定居海外的孩子来说,元旦的仪式增加了民族的认同感。
之前BBC的纪录片中有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片段讲述了一个在英国定居的妈妈带着家人过年回国探望父母和哥哥的故事。
来之前她不忘让孩子们画了一幅全家人的画像,并且认真裱好千里迢迢带回中国。身患老年痴呆的老父亲手里接过那张“全家福”,目光灼灼、泪水盈然。
因为元旦这个契机,远在他乡的游子有机会回到出生长大的那片土地,给最亲近的人送上节日真挚的祝福。
其实,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也许只是那一点小心思、小用心,就能给孩子一个更有色彩的新年——
1、我们可以和孩子讲解元旦的习俗和意义,让孩子更好了解传统文化,还能教孩子做简单的传统民俗手工,比如剪纸。
2、拍一张全家福,并且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夹在相册里。
3、准备一个成长日记本,在新一年的开始写上今天想对自己说的话,放在特定的盒子里,谁也不许看,等到年底时候再打开,看看今年有没有做到年初的计划。
有人说,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着他们回家的,就是这些看似琐琐碎碎但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
大家在元旦都怎么过的呢?
评论区写下来告诉我们吧!
End
更多优秀的童书推荐和教育方式、育儿分享,可以留意公众号:童童树
还有育儿干货满满的宝妈交流群:bangongshi20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