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起就离开村里,那只是到外地求学,也不算正式离开,基本上每周五还是要回村里的,然后星期天就回学校,当然寒暑假也在村里,其实就是不常住在村里了。但心里还是一直挂念村里的事、村里的景、村里的人。当然父母是一直住在村里的,每每回家母亲也总会给我讲一些村里最近发生的事。也记得许多离开之前的事,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本村同隔壁村因为农田放水而打起来,最后双方各有受伤,我记得我伯父伤的很严重,肩膀被人用锄头挖了一块皮,因为伯父是生产队长,他依然坚持在争斗的现场,我那是还小,不记得后来是怎么解决的了。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水利灌溉还比较落后,仅依靠自然条件蓄水灌溉,因为这样与邻村发生矛盾的事也时有发生。伯父在我心里的形象是很高大的,他勇敢坚强,遇事不含糊,还能勤俭持家,他参加过新安江水库建设,每次讲起建设的场景,都觉得非常兴奋。我每次回家都会到他那里去坐坐,他也给我讲近期发生的事,感觉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井井有条,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文化的限制,伯父一家过的并不富裕,到后来我由于在外求学经常不在家,只知道由于经常干农活身体还是很硬朗的。某一阵子,等我过了许多年再回去时,突然没有看到我的伯父,母亲告诉我,伯父得了癌症,到了晚期才发现,很快就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