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作业本人生几何?观读与写作
爱是什么?|《爱的起源》之来自三叠纪眼神交汇的瞬间

爱是什么?|《爱的起源》之来自三叠纪眼神交汇的瞬间

作者: 葉葉素心 | 来源:发表于2021-08-25 23:47 被阅读0次

爱是什么?有人说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有人说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有人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

这些极富感染力的词句,总会让我们的头脑在一瞬间产生某种情绪,或感动,或心痛,或叹息,或伤怀……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爱是什么依然没有述说清楚。

追问爱是什么,要从爱的本源去探究,人类爱的能力从何而来?反过来,对人类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由托马斯·刘易斯、法拉利·阿米尼、理查德·兰龙三位医学博士合著的《爱的起源》,便探究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他们基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了一套关于爱的科学理论。我们一起来看看。

01.爱是恒久博大的良善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用各种方式——诸如诗歌、舞蹈、书画、雕刻等等形式,记录和传唱着爱的伟大故事。

但在科学领域,却少有人提及“爱”这个字眼,只因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爱只和感性有关,与理性绝缘,很难用客观的科学论述来界定这种虚无缥缈的情感。

真的是这样吗?《爱的起源》运用现代脑科学告诉我们,爱和世上其他的事物一样,也有科学规律可循。

提到爱,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一种强烈而感性的情感,譬如恋人之爱、夫妻之爱、母爱等。但本书的作者对于爱的定义更为宽泛,指对有情之物的善意情感。譬如珍惜一朵花,对路人的微笑示意生发内心欢喜等,这是一种广意上的爱,当然也包括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换句话说,爱是一种基于关系的情感联结

这种联结从何而来呢?

受各种生活经验的影响,我们对于爱的理解也各有偏差。但很少人会关注爱的生理机制和大脑有什么关系,爱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自我们的大脑。

大脑怎么来的?何时产生了爱?这就要探寻人脑的发展了——物种起源后,一直到哺乳动物的出现,生物才演化出产生这种情感联结的生理功能。

这,即是“爱的起源”。

02.爱起源于两亿年前的三叠纪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爱,从一开始就和眼神的交流分不开。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为了这一瞬间的眼神交汇,人类的祖先准备了上亿年。所谓“眼所至心所见”,这里的“心”便是大脑,是爱的起源。

追溯人脑的发展,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以探寻至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

彼时,爬行动物崛起,恐龙横行地球,似哺乳的爬行类缓慢进化。

我们都知道,人类属于哺乳动物,而哺乳动物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从今天的研究发现,爬行动物的大脑尚没有情感活动,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理活动,譬如:呼吸、吞咽、求偶、交配等以及对于突发危险产生的恐惧和敏感。

出于哺育后代的需要,到了三叠纪晚期,哺乳动物出现了。它们的大脑发展出了一层新的组织,叫“边缘系统”,从而也带来一项全新的功能,就是产生情感。

当然,生物的进化不会到此结束。著名的神经解剖学家保罗·麦克莱恩认为,人类的大脑是由三个分大脑组成的,它们的功能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协作。譬如一个运行良好工厂的三个部门。

源自爬行动物主要掌管生理活动的部门叫“爬行动物脑”,它没有情感却掌握着整个工厂的生存命脉,维持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呼吸、心跳等活动。

进化成哺乳动物后出现的“边缘系统”,让我们具有了爬行动物没有的温暖情感,比如妈妈的抚摸和照顾。今天的脑科学已经证明,如果边缘系统受损,由其控制的情感功能就会消失。

此外还有一个部门叫“大脑新皮质”,分管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注意,这三个部门里,越早成立的部门,离公司的核心越近,它负责处理的任务就越基本,对公司的生存也越重要。这样的结构就决定了,最晚发展出来的理性能力,非但不能指挥情感活动,还得接受情感的调节。

03.在脑科学的视角下,情感模式如何形成?

那么情感模式如何形成?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结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整个过程很像我们保存信息的程序,发现信息,用线性表达的文字或丰富色彩绘就的图案来储存。神经元正如我们写下的一个个文字,排列分布在大脑的边缘系统,形成一个个网格。我们记忆形成的过程,就像在大脑中连接神经文字的过程。当信息一遍遍冲刷越来越准确,这段文字也就越清晰。

那么,情感模式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呢?作者在书中提到是与爱有关的经历,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互动,会深刻影响并塑造孩子的情感模式,小孩子对一件事情做什么样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根据父母的反应来调整。

这一幕带过宝宝的辣妈大概都印象深刻:当宝宝不慎摔倒,Ta第一时间是抬头看妈妈的反应,妈妈着急失措Ta立即会痛哭失声,妈妈微笑鼓励Ta也会笑着自己爬起来。当这样的反应重复足够多次,就慢慢地变成TA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TA言语、思考、行为、态度的一种习惯。这就是爱的本质:在两个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结

这种情感联结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作者认为,在最表层上,情感可以相互传染;更深一层,情感会影响人的生理指标;而在最深刻的层面上,情感还会塑造人的行为模式。这三种由浅入深的影响,对应着三个脑科学效应:边缘共振、边缘调节、边缘修正。

情感模式,本质是以内隐形式存储在大脑里的记忆。在我们和他人的情感互动中,会影响彼此的情绪和身体,塑造我们的记忆。伴随着这些效应,我们和他人建立起情感联结。而爱,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

产生情感联结,即拥有亲密关系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

04.关系是打破情感闭环的最佳通道

从三叠纪脑成长的故事回来,看一下了解“爱的起源”对于我们现实生活有何帮助?

由于人的内隐记忆模式受情感联结的影响,人们早早形成了一整套稳固的情感模式,而这类记忆是不受理性控制的。比如,大学同学梅梅,曾经交到一个不负责任的渣男,我们苦口婆心劝她择人一定要擦亮眼睛,但下一次她又重蹈覆辙。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在理性上,她很可能早就清楚要做出改变。只不过仅凭理性,她没法扭转既已形成的情感模式。这也是为什么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

那么有解决办法吗?有,因为我们人类的情感活动不是闭环,而是开放式的。当这种关系进入前面所述的“边缘修正”,就能影响到关系中的另一方,助其走出困境。

这也许比较难,不仅需要看清隐含的问题,还要对自己的模式改变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因为,旧的模式根深蒂固,新的模式更需呵护,当爱顺利链接,就会以生动的形式在其中流转。

生命的奇妙,在于不知何时遇见了结缘于两亿年前的那一眼,两粒流浪的宇尘,自此结伴共度一段美好时光。

深情不及久伴,在“爱”的语言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相关文章

  • 爱是什么?|《爱的起源》之来自三叠纪眼神交汇的瞬间

    爱是什么?有人说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有人说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有人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相濡以沫,相忘...

  • 爱是什么? 爱是母亲和蔼的眼神; 爱是什么? 爱是父亲严厉的批评; 爱是什么? 爱是老师温柔的鼓励; 爱是什么? ...

  • “爱”来自哪里“真爱”是什么

    [cp]“爱”来自哪里“真爱”是什么—云禅.慧明 “爱”来自于我们内在的灵性觉醒 “爱”来自内在的心灵 “爱”来自...

  • 水形物语——一场无关风月的柏拉图式恋爱

    任何形式的爱恋,都起源于一次直击心底的灵魂交流。 或许是来自现实生活中一次不谋而合的眼神交汇, 或许是来自虚拟世界...

  • 爱是什么? 爱可以来自母亲的慈祥,爱可以来...

  • 2017.02.01 爱是什么

    爱是什么? 爱是来自萍水相逢的问候。

  • 把爱放在心里

    爱是什么? 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句鼓励、一个安慰、一个问候…… 你想要的爱是什么? 你能给别人的爱是什么? 爱是...

  • 致大爱无疆的中国

    爱是生活的方式 爱是生命的艺术 爱是存在的起源 爱是一切的诞生 爱是生命之泉 爱是能量之光 爱是碰触的温度 爱是思...

  • 爱的眼神

    你曾遇到过这种眼神吗? 像宠物狗看到主人一样温顺;像守财奴看到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遇见一个爱...

  • 爱的眼神

    记得当年我和老公恋爱时,我们还有两个朋友也是一对恋人。有一次我们两男两女在街上,一边走一边打打闹闹。这时碰到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是什么?|《爱的起源》之来自三叠纪眼神交汇的瞬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os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