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后,大圆圆归笼,在家里的节奏终于慢了下来,趁着午休时间和妹妹聊了一小时。
如果和妹联系,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工作日中午的饭点儿,这个时间边吃边聊,会相对从容一些。周末嘛,基本顾不上联系,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周末都是陪孩子的“加班日”,即便想说两句,也因熊孩子们大呼小叫,又疯又闹地抢手机而不了了之。唉,盼望孩子们再大一大就可以通话自由了。
妹妹在武汉做特教,主要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妹说到最近来了不少咨询的家长,让她还是挺感慨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些无奈和惋惜。
问其原因,妹说:“现在的家长都这么焦虑的嘛?上个月来了一位妈妈,孩子才一岁半,就因为孩子不开口说话确认孩子是自闭症,非要干预治疗。我拒接了,劝她再等等看,或者等孩子再大点儿能配合着到医院检测,如果确诊了再干预也不迟啊。可是那妈妈根本听不进去,说再晚就把孩子耽误了,必须抓紧。唉~”
我一时语塞,转头用复杂的眼神儿看了看身旁吃得正香的小元元,跟人家一岁半的娃相比,俺家这个都快两岁了,还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往外蹦呢!我心想娃摊上了我这不闻不问心大的妈很不幸吧?我是不是“卷”的有点晚了……
“后来呢?”我问妹妹。妹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这也不是一个两个这样的情况了,有些家长就是这样,她要是一心觉得孩子感冒了生病了,你如果跟她说没事儿回家观察观察,多喝热水就好了。人家是打死也不信的,非要找到能给打针吃药的大夫才安心!这不,她去了我同行那里,人家就接了,而且收费还挺贵,但是人家说确实有效果,这一个月会说不少话了。”
“年龄小的孩子都一天一个样,就算不去那里也会说了呀!”我哭笑不得。“但人家就认为这是自己英明择校的功劳啊!关键是我这一分钱没赚着不说,还落了个不专业的名号!”妹忿忿不平。“要不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你就收了呗?”我逗妹。“切!我可不想昧着良心收钱,烫手!”
我了解妹,从业十多年了,她从不会因为赚钱就收下一个不需要干预的孩子,也不会因为不赚钱就拒绝一个急需要康复的孩子。还记得妹刚毕业实习那会儿,有个单亲妈妈因为要赚钱交学费无法把娃带在身边照顾,就委托妹妹帮忙照看四岁的儿子,并承诺支付给妹妹每月一千元的费用。
那时候的妹妹也才20岁出头,自己还算是个孩子呢,冷不丁要照顾一个四岁的娃,真是手忙脚乱的。但是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吃喝拉撒照顾的不错,康复训练也做的很好。最后实习结束的时候,完好无损地把娃交还给了他的妈妈,那一千块钱妹买了许多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送给了孩子,谢谢孩子妈妈能这么信任她,给了她难得的锻炼机会。
一直很佩服妹妹,做这行很难,要承受很多的压力和不理解。虽然她也一度想要转行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也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凭借这一份工作单枪匹马地在武汉安了家立了业。我想妹妹不会在乎那一时的得失的,最重要的是她能保持那颗初心,依然带着热爱坚定地走下去!我相信妹妹一定会的!祝福妹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