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则2:承担责任
1、回避问题
很多人喜欢用“自己不擅长某件事情”当借口来回避问题,其实是不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去解决问题。因为害怕问题,不喜欢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希望尽快缩短自己跟问题接触的时间,慢慢地就会认为自己好像有一种智力缺陷。但实际上你只是缺少自律,需要耐下心来控制自己,不要躲避,然后解决那个问题。
2、忽视问题的存在
忽视问题的存在,希望问题消失,反应的是人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态。问题降临的时候,我们都感觉痛苦,但是现在承受了痛苦,将来就能得到更大的满足。而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更大,延续的时间更长。所以一定要推迟满足感,及时面对问题。
3、承担责任
第二个自律原则,叫承担责任。
很多人都会觉得问题出现了,这不是我的原因,原因都是别人的。这么认为,其实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你不能指望别人解决。只有自己承担责任,才能够解决问题,才能够控制自己的人生,成功率才会高。
4、人格失调和神经官能症
人格失调者: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觉得错误都是别人的。
神经官能症:觉得错误都在自己,经常会有内疚感。
如果父母有人格失调的话,孩子有可能会患神经官能症。因为大人喜欢逃避责任,就会把问题归在孩子身上。孩子没办法判断这种指责是否合理,会觉得父母生气,是因为自己不乖,是因为自己缺点太多了,觉得错误都在自己,产生内疚感。
评估责任归属,会让我们感觉到痛苦,产生规避倾向。但是如果不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就会成为问题了。
5、逃避自由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我们愿意处于一个附属的地位,我们把自由和权力拱手让给命运,让给社会,让给政府,让给上司。为了逃避责任带来的痛苦,我们愿意放弃权力,愿意放弃自由,把这一切交给别人来决定。然而,我们本身却是有能力,有自由去与之对抗的。
感想:一直都被别人、被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不擅长沟通,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于是慢慢地自己也真的相信这是自己的智力障碍,永远都学不会了,于是也真的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的进步了。
现在才知道,这是我自己在逃避问题,在回避责任。因为要学习沟通,学习人际关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自己经常练习的。自己害怕练习,不想花时间、精力和耐心去寻找根源,寻找如何解决的方法。所以就用不擅长来说服自己,逃避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