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强者与弱者,都需要韬光养晦

强者与弱者,都需要韬光养晦

作者: 谭谭Hetty | 来源:发表于2019-10-15 00:23 被阅读0次

之前对韬光养晦的理解,只在知道层面,没想过要去做到。也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词。“学会闭嘴,韬光养晦,不要把自己的好牌打烂”。这是让我特别愿意来查找资料,来思考的一个理由。

韬光养晦的意思,是隐藏自己的光芒,让自己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在自然界中,弱小的动物会以假死,来逃避强大对手的攻击。

但是在人类社会的生存中,几乎所有人都往高处爬,丛林法则,会牺牲掉很多弱小的人。那么作为弱者,就要做到最大的忠诚,表现自己的善意,表示出自己的淡泊名利的态度,以保护自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总是容易遭到非议和敌视。作为强者,其实也需要韬光养晦。强者被关注的多,应酬多,专注力也分散的多,他的精力,健康,知识,智慧,都会受到亏损。所以,作为领导者,城要避开众人的焦点,避开那些繁杂的事物,回到隐弊的位置,才有助于修身养心,恢复精力,在安静的情况下,不断反思,调整,提升能量。再次投入工作中时,才有足够的智慧和精力去面对。同时也能静下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

韬光养晦也让我们谦卑,不争 ,让对方处于重要位置,自己不做那个英雄。易经谦卦说:谦卑使人虚心,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而我想说,要谦卑,首先要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做到不争。

避开焦点,是一种美丽的艺术。而我这几天就明显犯了这个错误,明明自己不想做那个英雄,结果却因为没有接纳自己,对结果太期待,太着急,自己冲了出去,做了那个英雄,然后不知不觉,陷进了能力圈以外,让自己思维不清晰。也因为心里只想着完成某一个任务,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韬光养晦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我不能把好牌打成烂牌,接下来,该放的权要放,该重视的地方要重视起来,不能顾此失彼,清楚自己的定位,守住自己的界线,不越位。

韬光养晦也是在你能力不足的时候,处于弱者的时候,需要提升生命能量,提升个人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健康,等,才能向强势文化转变。

我现在养身体,训练思维,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训练自己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训练自己对知识的诚实,知道,还要做到。沉淀,和文化联结,和传统思想和哲学联结, 心善渊。这也是一种韬光养晦。

在历史上,也有很多韬光养晦的人物。

比如明朝的李东阳。

在明武宗当政时,大太监刘瑾只手遮天,很多大臣知道玩不过提出退休。皇帝都同意了,唯独不同意李东阳,李东阳没办法,于是说了违心的话,做了违心的事,大家都认为他投靠了刘瑾。其实他在暗中使力,救了很多人。有一次机会终于来了,在“靖难之变”开始,安化王打着反对刘瑾的旗号造反,刘瑾找李东阳商量时,李东阳给刘瑾挖了个坑。最后李东阳被皇李东阳动员的官员同时上书弹劾,共19条罪名。

唐宣宗李忱。

李忱母亲是地位卑微的宫女,而他有20个兄弟,他想当上皇弟的概率非常低。从小时候开始,李忱的话就不多,宫里都认为他不是聪明的人。他的这种“傻”,每次宫庭症变,他都不会受到牵连。公元846年,李忱的侄子驾崩,宦官马元贽认为李忱傻易控制,于是扶持他当了皇帝。李忱一登基,就像变了一个人。说话思路清晰,做事干脆利落。李忱他勤于内政,拨乱反正,结束了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打击权贵外戚。达到了“元和中兴”。李忱蜇伏了37年。史上最牛的韬光养晦非他莫属。

郑庄公

郑庄公最大的特色是政治智慧超凡入圣,谋略运用炉火纯青,风吹雨打闲庭信步,把握时机掌握主动。他在历史上最大作为,是通过各种手段使西周末期才立国的弱小郑国,在春秋初年率先崛起,“小霸”天下。

郑庄公在其胞弟逼宫时隐忍。周天子打击时退让。他在隐忍的同时,私底下一直在做充分的准备,以求一招制敌。对手把他的克制隐忍,妥协退让认为是软弱可欺,步步紧逼。也是因这样的步步紧逼,忘乎所以的情况下,给郑庄公提供了全面反击的绝佳机会,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克段于鄢”战发生。

不出手则罢,一旦出手,又准又狠,雷霆万钧,摧枯拉朽,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老师说的狙击手。

相关文章

  • 强者与弱者,都需要韬光养晦

    之前对韬光养晦的理解,只在知道层面,没想过要去做到。也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词。“学会闭嘴,韬光养晦,不要把自己的好牌...

  • 守正出奇

    昨天被问到一个问题:“弱者应该防守,强者应该出击,你怎么看”? 辩证的看: 弱者应该防守: 对的。因为只有韬光养晦...

  • 强者与弱者

    原来的社会,对弱者有同情与怜悯之心,如今社会,尊重强者,佩服强者,而揉捏弱者。 你想当弱者和强者,取决于...

  • 何为强者?何为弱者?

    何为强者?何为弱者呢? 我想强者与弱者都是通过比较而得来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所谓天外有...

  • 我的不定时的反省

    强者与弱者的对决 突然想到一句话,弱者才需要同情,强者嗤之以鼻。现在回想自己遇到的那些事情,是因为自己把家长和学生...

  • [每日一文94乐忆13]我的记者之路(三):爱心记者

    爱心记者 文/应智乐 弱者需要强者的关怀,强者需要反馈社会的能量...

  • 谈“奴性”

    儒家文化,就是强者文化与服从文化,要求弱者服从强者,而不是强者服从弱者。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与浸染土壤里,一定产生不出...

  • 弱者与强者

    我见过一只鸡和一只狗厮打在一起 先开始我会觉得很可笑 鸡怎么可能会打得过狗呢,但是后来发现那只鸡愈战愈勇 我的内心...

  • 强者与弱者

    强者不是用来敬畏的,而是用来超越的。 弱者不是用来怜悯的,而是用来践踏的。

  • 强者与弱者

    1. 西游记里有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那么厉害,但在取经路上,每个妖怪都打不过? 有一个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强者与弱者,都需要韬光养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tj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