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有个著名的独白“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我们通常翻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思考,需要深思熟虑,是因为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
有人曾把人生比喻是一条路,一路走下去会遇到许多路口,需要进行选择。怎样选择,永远是个难题,于是有了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这种犹豫不决,不能单纯看作是性格的优柔寡断,而是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各种关头都会面临选择,而选择不是唯一的,可能具有多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成就了人的存在意义,也对抗了命运的被给定的一次性,同时赋予人生命的多种色彩。
机械是没有选择的,只能被动工作。如果没有选择,人就是机械的,只有一条路可走。有了选择,就可能会有遗憾。因为你选择走上一条路的同时,就必然存在着一条没有走的路。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先来看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关于选择的一首诗《一条没有走的路》。
一条没有走的路
(美)弗罗斯特 方平 译
深黄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
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
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
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
于是我选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
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
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其实讲到留下了来往的足迹,
两条路,说不上差别有多大。
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
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
啊,我把那第一条路留给另一天!
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
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
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
我将叹一口气,提起当年的旧事: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
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
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弗罗斯特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朴素,他“用日常聊天的语调建立他的诗行”,与其他现代派诗人完全不同,非常好懂。
这首诗的哲理和象征是浅显的,写一个人在树林中遇上了两条小路,通向不同的地方。这人很想两条路都试探一下,他对自己说,先试探一条人烟稀少的路,回头再试另一条。结果很简单,他选定一条以后,还会遇上别的分叉的两条路,甚至更多的路,再想回头走当初的另一条路已是不可能的了。
人生就是这样,也许最初在两条路小路之间的选择,不是很关键的,但这一选择的重要性在于它深刻地影响了一个人以后的道路,从而一生中的经历和未选的路的经历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我们已开始走上人生关键的一条路,而其他路的可能性就与我们失之交臂,而且眼前仍有无数的岔路在此展开,我们又要开始进行下一步的选择。
因此,我们当面临两条路的时候,也许应当犹豫驻足那么片刻,然后再坚定的走上其中一条。人生最丰富也最生动的剎那,也许就在犹豫徘徊的那一片段,那是生命中悬而未决的时辰。这种犹豫也绝不是优柔寡断,而是体味人生的丰富性和多种可能性。
选择虽然是困难的,但是有选择却是幸福的。因为人生的关键路口只有几个,是路径决定命运,而不是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没有比争取路径选择权更重要的事情。所以,高考时你必须努力,因为分数会决定你选择的学校及专业,否则你就没有选择权;当你选择职业时,你必须慎重,因为你从事的职业可能决定你未来事业的高度。
当你还有选择权时,应该去选择那条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路,应该选择那些你自己热爱并愿意全身心投入的事,这样你的人生才会丰盈并且更加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