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的常识》Ⅱ思过多

《中医的常识》Ⅱ思过多

作者: 江湖微冷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19:04 被阅读0次

摘抄:

思过多的人往往会导致身体异常,有些人会极度消瘦,有些人会过度肥胖。

我们平时观察,有些人吃完饭就昏睡,有些人得迷瞪一会儿,有些人尽管不睡,但那会儿脑子浑浑噩噩不清楚,这些都是身心疾病的一种表现。

脾胃消化功能好的人,能用少量的气血就把中午吃的饭消化和吸收掉,但有些人的气血就不够,得牺牲其他地方的供血来消化食物。如果其他地方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半昏迷状态,中医称之为“饭醉”。

睡觉流口水是脾胃痰湿过重的表现,患者去医院检查基本会被戴上“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帽子。正常的分泌口水是帮助湿润食物和滋养舌头,有唾液才会使味蕾被激发,变得活跃,吃东西才不会味同嚼蜡。但是口水过多有个表现,口水中的活性成分即唾液淀粉酶、蛋白酶不多,没用的东西多,这种人除了消化不了食物以外,还会长口疮。

思的小篆上面是囟门的“囟”,下面是“心”,因此,思其实是既动脑子又动心的过程。有句话叫“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不得其解”是无形的存在,而有形的表现是在胃肠的经络出现不通。“思则气结”会造成一种实证,形成局部的壅塞和堵滞,称之为“食积”。

中医讲芳香醒脾,很多芳香类的植物都有唤醒脾胃功能、消化食积的效果,比如苏叶、藿香、佩兰等,药食同源的还有八角(大茴香)、豆蔻、小茴香等。

脾气、精血的泄漏,表现为脾的功能不好,吸收不了,会不停地拉肚子,把肚子里的黏液、精华泄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停地自汗、发低烧,这都是在漏,这种人就需要先堵住漏洞,称之为“补”。“益”是在补住漏洞后往里加东西,可以吃一些甘甜的食物,比如,饴糖、蜂蜜、黄芪、党参等来补益脾气。


感悟:

大概很多人都会脾胃不和,很多年前医生就曾给我下过这个结论,让我忌冰的,甜的,辣的。

冰的和辣的好忌,但是这个甜的真是忌不了……

忌不了怎么办,没有办法啊,只能硬忌。

以后饺子就吃茴香馅儿的吧。

相关文章

  • 中医常识

    一、中医六大技法(砭、针、灸、药、导引、按跷)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根性智慧!中医六大技法不是孤立的每个技法,是老祖宗...

  • 中医常识

    分享 为什么治肝病精髓:——以益肾精为核心?➠治病求本:——虚则补其母;➠宣肺为标——肺主一身之气;➠养肝血为中...

  • 中医常识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

  • 中医常识

    一、月经期间恶心想吐:当归10、 白芍10、 白术30、 茯苓15、 半夏15、 陈皮15、 砂仁10、 苏叶6、...

  • 2019-01-26

    中医基本常识,很有用,请好好收藏 基本常识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

  • 中医常识(笔记)

    1、肚脐下冷凉是宫寒,腰部冷量是带脉寒,肩部冷凉叫胆不通,小腿冷量叫肠胃虚,手脚冰凉的肺气虚。 2、湿气的判断方法...

  • 中医小常识

    1.风邪 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其性开泄 风性善行数变,游移不定,行无定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 为阴邪,易...

  • 中医常识___流感

    流感也罢,普通感冒也罢,虽然大不相同,但本质上都是感冒,都得按感冒来处理。 通常来讲,中医把感冒分成三种:风寒感冒...

  • 中医小常识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外感六邪:风 寒 暑 湿 燥 热 内伤:痰 湿 瘀血 风为百病之长 湿为万恶之源 古人把望闻问...

  • 中医养生常识

    1.头痛用川芎,腰痛用杜仲,脚痛用牛膝 按:头痛用川芎,有云“头痛用防风”者。盖血虚、血瘀头痛,可用川芎。川芎治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的常识》Ⅱ思过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ui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