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荣在《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前言部分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所幼儿园的园长给新来的小朋友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就是让小朋友自己每天去收集一颗种子,每天收集的种子要不同,坚持15天。15天后,请小朋友把收集的种子带到班上来,展示给全班小朋友看,还要讲自己是怎么收集的,怎么保存的。
大家想啊,这个小朋友在收集种子的过程中,能收获多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啊!他要去找啊,要比较啊,要识别啊,还要细心地保存好啊,所以,这项最伟大的作业,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种子的力量。
其实,园长何尝不是把这个孩子当做一颗种子来看待呢!
园长用独特的眼光,去发掘孩子的天性,在这个孩子的心里,种植下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好奇、认真、执著。这些种子是理想、信念、抱负、志向、是核心价值观。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一个聪明、爱观察的孩子。
在他小学时,由于工作忙,经常让他自己放学回家。小学11:40放学,他总是晃着大脑袋,在我预判时间外回到家。从英民小学到华通,途径领秀城,里边不知道有多少好玩的地方啊!每次回来,都是笑嘻嘻的告诉我,他今天又看到了好几只蚂蚁,还有西瓜虫。
看着他一脸的得意,当时的我竟然内心毫无波澜:什么西瓜虫,看你手脏的,看你衣服上的土……
我始终认为,他贪玩,哪有什么西瓜虫?说不定就是我们常见的叫湿湿虫的臭玩意,被他趴在地上一碰,缩成一团,像圆圆的西瓜,全是他杜撰出来这么个好听的名字。
可是,有一次,我忘记了从哪本书,好像是法布尔的《昆虫记》中,居然看到了“西瓜虫”三个字。
我很震撼,天哪,竟然真的有西瓜虫这种小动物!当时,不知道儿子怎么能叫出来它的名字?
我百度了一下,果然,西瓜虫是一种团起来,像圆圆的西瓜一样的小昆虫。
但是,直到如今,我都不知道它是不是我们常说的湿湿虫,那种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土褐色的小虫子。
我为我的无知感到难过。
如果当年在他兴高采烈讲西瓜虫的时候,我去网上查一下,给他普及一些关于西瓜虫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是益虫还是害虫等知识,或者是带着他到有西瓜虫的地方好好观察一番,是不是更能很好地引导他去深入地了解一些现象,去追寻更多的科学知识呢?
怪不得他到初中还那么喜爱蚂蚁,原来,在他的认知世界里,小小的昆虫竟如此可爱!
唉,为当时自己不能共情孩子的乐趣感到无限遗憾。
现在想想,如果我能因势利导,说不定,儿子会变得干什么事都非常有兴趣,因为有妈妈和他一样有一颗好奇心。
所以,在看过“种子的力量”这个故事后,对我触动很大。儿子现在已经17岁了,我再也没有陪伴他看西瓜虫的机会了。其实,陪伴孩子就那么几年,错过了会永远成为遗憾。
不过,新教育上有这样一句话: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爱观察的种子已经根植于他的内心深处,才让他的性格那么乐观开朗。希望儿子越来越好,继续带着对世界的这份好奇去保持对世间万物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