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朋友圈里沸沸扬扬地说着新疆小白杏,最早的几单甚至都要32元一斤包邮。等大家都说好吃的时候,我也下单了,同样的代理卖家,已经降到27元一斤了。
再过一周,我在菜市场,小白杏是20元一斤,比我订的还要甜,只是有点熟过了。
对于我这个最喜欢吃熟软了的杏子桃子的人来说,却是正好。
我买了两斤半,放在冰箱里,每天吃几颗。
突然而至的闷蒸天气,使得味蕾全无。
不止对小白杏失去了兴致,对于杨梅,也是。
一个半月前,市场上杨梅新至,有一种浙江产的,个大肉厚,十分爽甜。即使28元一斤,也要天天买它一两斤,还不够吃。
于是在网上搜,那种杨梅95元6斤,却要预订,说是半山种的,气候凉爽,熟得晚,却是最好吃的。
当时是恨不得立马收到这箱子杨梅,往冷冻层一放,想着那鲜甜的味道,就让人流口水了。
然而,这一个半月,天气由清爽到炎热,人的味蕾也随之发生变化。
甚至前几天碰到大颗的甜杨梅,买回来,却无人问津了。
第二天依然不想吃,只好倒掉了。
我这才忽然想起挂在网上的那六斤杨梅,曾经催了三次也没发货,这会儿即使收到,却是毫无益处了。
我立马取消订单,回收了货款。
美物,都是相对于节气而言的。
在什么时节里,什么样的鲜物最美味;时过境迁,美味也变无味了。
咋暖还寒的第一茬香韭,融汇了春天寒冷与暖阳交叠的滋味;
第一茬冒着霜花发芽的香椿,积蓄着从秋天到初春,那一整棵植株的精华。
冷与暖交汇的时节,品着这些独有的美味,无比受用。
要想留住,却是徒然。
前年春天,连续吃了几次头茬香椿,意犹未尽。
碰见一位阿姨,一口气买了一整箱的香椿,说回家放在冷冻层,什么时候要吃,取出一把,煎蛋,味道是一样的香。
我便像得了真传,也买了三斤,小心翼翼地把总是满满当当的冷冻层腾出一点空,收纳进这些美味。
天气由微寒转晴暖,转梅雨继而炎热。
每个时令总有它独有的味道和惊喜:篱蒿、藕尖、嫩藕...
总没有机会,去翻出那一把珍藏的头茬香椿。
直到冬天来临,买了十斤新疆小羔羊肉,实在放不开了,把那些香椿拿出来。
取了四分之一,化开,煎蛋;依然有香椿的味道,却再也算不上什么美味佳肴。
入冬的味蕾是属于一锅清甜芳香的小羊肉汤的,与一把香椿何干系呢!
更何况是一把冻干失色的香椿!
人间好物皆易逝,各领风骚月半余。
不必为逝去的美物惋惜。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下一个时令已悄然而至。
当你品了三十次杨梅,四十次春韭;赏了五十次梨花飞雪,六十次牡丹冶艳的时候,人生或雍容富丽或晦涩干瘪,都大致有了一个定局。
当然,六十岁始发奋,创出一片天地的也有,比如那个做易拉罐的老太太。
比如那个七十多才开始涂鸦却一举成名的老太太。
然而,含饴弄孙或孤独瑟缩的毕竟居多,精气神不足,能有气力去闯的,少极。
人生,如一帧春秋冬夏图,儿童稚子的天真烂漫,青春年少的美目流盼,人到中年的负重前行,转瞬迟暮的孤独流连。
尝遍美物,阅尽冷暖,生死看淡,顺其自然,一生,不过如此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