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的方向,要清晰自己教育的目标。
院长在课堂上举过一个例子,他女儿在长沙参加主持人演讲时,没讲好。
孩子妈妈一直在旁边说:“你就是太紧张了;你又太紧张了。”
院长马上“嘘”的给妻子做停的手势。
接着给孩子说:“乖乖,妈妈心疼你,不想打击你,所以说你紧张了。但爸爸得告诉你真相:没讲好,不是你太紧张了,而是因为你没有准备好,准备好了,紧张也能在台上讲好。希望以后你能多加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院长告诫我们,当孩子在失败了、没做好的时候,千万别说不疼不痒的“废话”:说孩子压力大,紧张了;说孩子不自信;说孩子裙子没弄好,走路姿势有问题……说这些一点用都没有。这时我们家长的注意力只有一个,告诉孩子:就是练的太少,没有准备好。
当孩子又一次上台演讲时,有担心,问家长:“万一又跟上回一样弄不好咋办?”
这时家长应该给孩子说:弄不好算了,咱们还有机会;读错了,怎么办?错就错了,你的任务是现在不犯错,而不是总在担心犯错。
于是孩子会积极开始练习,对自己永远有信心,因为他知道不是自己没本事,而是自己练的少,没准备好。
作为家长的我们,当孩子遇挫、碰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引导孩子的方向,不说一些没用的废话(不自信、紧张了……说了这些孩子也不知道怎样让自己自信和不紧张),一定要给到孩子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可实现的、与孩子能力相匹配的实实在在的支持。不去否定孩子,让他永远对自己有信心;让他清楚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练习,一点点地提高自己的实力,就可让自己的不紧张,有信心,就可实现自己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