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蛇。”
“我害怕登高。”
“我害怕打针。”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自己会害怕什么东西或害怕做什么。
那什么是“害怕”呢?
害怕就是与现实相符合的一种情绪体验,没有什么痛苦。当害怕的物体从眼前消失,害怕的感觉也消失。当害怕登高的人,不去那些登高的行为比如过山车、高楼等,他也不会感到害怕了。
恐惧就是面临或预测到危险时的一种应激情绪,以程度变化的情绪障碍。
比如遇到特地的情景(比如参加集会)、或某一特定事物(如看到狗、虫子或尖锐的物品),随即产生一种与处境不相符合的紧张、害怕的心情,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害怕,但却依旧无法克服与摆脱。
人有本能的恐惧,避险求生,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保留的一种本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靠着本能的恐惧去避开危险。
人还有出生的恐惧,当作为婴儿的我们被迫离开妈妈温暖安全的子宫,来到人类的世界,充满了光、电、各种声音,我们会害怕的身体紧缩,疼痛得面部扭曲,双眼紧闭,然后就会发出我们降临世间的哭声。
人还有成长的恐惧,与社会环境互动产生的恐惧。婴幼儿时期,那种本能的恐惧和缘自生之创伤的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我们感知体验非常活跃,生命初期的成长就像一场谨慎而又谨慎的冒险,这个时期,母亲与我们的依恋互动,帮助我们建立来到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如果我们得到妈妈敏锐、灵活、及时反馈的关爱,在与妈妈及其他照看者互动中,学会适当的规则,我们会发展出一种直面恐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帮助我们激活内在的能量与勇气,削减了我们生命中恐惧。
如果在生命初期,我们与妈妈或其他养育者没有形成温暖安全的依恋关系,遭受过多的抛弃、呵斥、威吓、强迫等,我们的内心就会累积更多的恐惧,以至我们非常害怕失掉爱、害怕被抛弃、害怕陌生,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是不安全的,我们就会恐惧,这些恐惧会潜隐在我们的人生阶段,当受到某种现实诱因的刺激,这种恐惧就会变成症状,影响我们的情绪、人格以及心理。
恐惧具有适应性的特点,恐惧是现实的,就是环境中存在真实的威胁,当恐惧与威胁相称时,威胁消失了恐惧也消失了。当恐惧产生恰当的行为以克服威胁,比如努力认识新朋友和熟悉环境。
当恐惧产生的情境在大多数人看来并不具有威胁性时,比如考试,一听考试就吓的躲到厕所里,那这样的恐惧就是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的恐惧症,可以分为特定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
特定恐惧症是集中在特定的物体,分为以下四种恐惧症。
动物型恐惧症,害怕特定的动物或昆虫,比如狗、猫,蛇或蜘蛛;
自然环境型恐惧症,主要针对于自然环境中的某些事件或情境,如风暴、高处或水。
情景型恐惧症,就是交通工具、隧道、桥梁、电梯、坐飞机或开车的恐惧。
血液—注射—损伤型恐惧症,就是害怕看到血、害怕打针。
广场恐惧症,对聚会场所感到恐惧。比如乘坐汽车、火车、飞机或轮船,停车场、商场或剧院。
克服或治疗恐惧症的方法有行为疗法的系统脱敏、模仿和冲击疗法和生物治疗。
系统脱敏,就是让恐惧的来访者学习放松技术,暴露在恐惧的物品中,比如害怕狗的,可以看看狗的照片,摸摸毛绒玩具狗,去宠物店看看狗,到最后可以抚摸一条真正的狗。
模仿技术,就是让来访者模仿治疗师的动作。治疗师触摸蛇,来访者跟着做。
冲击疗法来来访者集中暴露在所害怕的事物,直到焦虑消除。比如害怕狗的可能要在狗窝里过夜,害怕幽闭的可以把自己锁在橱柜里。
在行为治疗中“直面恐惧”,目前还是最佳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