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识宗教

初识宗教

作者: 旧时光夜未央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12:57 被阅读0次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尽管我并不排斥宗教,但对于宗教的话题曾经是只字不提的,直至这次翻开一篇关于《人的宗教》的读书稿,内心才有了对于宗教的思考。

        回想过往的种种,认为迷信来源于宗教,其实这样认识是带有误导的结果。因为在我的生活环境中并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对教义正确理解的信众。而在这篇读书稿中,让我对其有了比较客观的了解。《人的宗教》的作者是一位既有宗教体验,又站在宗教之外的人,他不同于以往一味宣扬某一种宗教的传教人士,也异于反对某一宗教的反宗教人士,正是这种身份定位让他以不依赖于某一宗教又不敌视某一宗教的态度,客观而全面地描述他所了解的每一个宗教。

        一种宗教就是一种向神说话的声音,而本书的目的在于“全神贯注、细心聆听每一种向神说话的声音”,希望我们能够以开阔的胸怀接纳每一种宗教,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种宗教,能够促进宗教间的沟通与交流。首章的例子,触目惊心又发人深省,一位解剖家给医学生上课时说道“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处理肌肉、骨骼、细胞和肌腱,很多时候它看起来冷血得令人害怕。但是永远不要忘记,它是活的!”

        书中对每种宗教极尽详细的介绍,即使是未接触过宗教的人也能读懂一二,不论是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原始宗教,还是佛教、道教、儒家,都有着不同的教义与准则,但作者却得出其实所有的宗教都是殊途同归的结论。看到这里,大家不免疑惑,既如此,何以各教派高层冲突或底层冲突不绝于世呢?原因有二:一是某些宗教利益团体为了私利,刻意挑起的争端;二是,底层信众的宗教体验不足以领会到本教教义的真谛,试图通过否定其他教义,来增强对自己信仰的信心。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一种宗教的看法其实取决于其信众的素质,这就难免有失偏颇,但当我们回归每个宗教的本初教义时,却发现,每一种宗教本初都是很好的,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异。

      放眼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宗教信仰的人大都比较善良,而且性格温和,眼神里充满祥和。宗教既是他们的信仰,也是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教会他们反思,鼓励他们憧憬,约束他们的行为。

        反观自己的生活,各种思绪时常在心中摇摆,究其原因,无非信仰的不坚定。信仰本身无所谓好坏对错,关键在于信仰的人,不论是何种信仰,最终都能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生活。

参考:

《去麓山读书:爱晚品美》——《人的宗教》

       

相关文章

  • 初识宗教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尽管我并不排斥宗教,但对于宗教的话题曾经是只字不提的,直至这次翻开一篇关于《人的宗教》的...

  • 宗教?宗教!

  • 警惕宗教,守护宗教

    我们每个人都宗教之下。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

  • 好宗教,坏宗教

    好宗教,坏宗教 关于宗教的话题总是很敏感的,少说为好,这里只闲淡两句拉倒,不想惹那一身骚。 这事还得从跟飞飞的聚餐...

  • 宗教

    弥撒结束后 人们涉水回到家里 大朵大朵的云在群山后面 我做些擅长的事 照看要开的花,给小鸡喂食 煮最好喝的汤等母亲...

  • 宗教

    我不喜宗教,在于痴迷追逐本有的虚幻;我不喜大师,在于丧失正见迷失正心趋于外求;我不喜禅师,在于空言调侃虚诳根本;我...

  • 宗教

    高僧佛法通三界, 小道不敢阿弥勒。 真主自古清人欲, 上帝宽宥世间恶。 东正仅盛俄罗斯, 印度教里圣雄多, 也是佛...

  • 宗教

    高僧佛法通三界, 小道不敢阿弥勒。 真主自古清人欲, 上帝宽宥世间恶。 东正仅盛俄罗斯, 印度教里圣雄多, 也是佛...

  • 宗教

    洛桑陀美上师:《和谐中的智慧》—【和谐中的宗教】(二) 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善巧方便度众生。佛教诞生二千五百多年的历...

  • 宗教

    愿我能重获新生 愿这个世界被温柔对待 愿一切荣誉归于他 阿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识宗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xp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