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7fdb73ab031b13ab.png)
一、现状构成图
现状构成图是采用架构模型将研究对象的业务构成以及业务运行情况表达出来的记录方式。作为分析、优化的依据,现状构成图同时表达出业务要素和业务逻辑。
观察研究对象的业务背景时,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非运行部分”,二是动态的“运行部分”。通常静态的非运行部分业务采用分解图、框架图等表达,动态的运行部分业务采用流程图。
1)静态的表达
利用分解图、框架图,绘制业务的结构状态,因为所有要素之间都存在着从属、关联的关系,用分解图等可以标识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组织结构、工作分解、材料构成。
2)动态的表达
利用流程图,绘制业务的运行状态,可掌握业务的“动态构成”,并从动态构成获取“动态逻辑”。
1、静态构成
静态构成,表达了“有什么”,这个方法适用的业务对象非常多,如业务、组织、物品等。
业务类:销售部门、设计活动、采购活动、加工活动、财务活动,人资活动等。
组织类: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
物品类:设备、生产线、材料、运输工具、产品、计算机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410eae6948556ece.png)
2、动态构成
1)业务流程方式
业务流程比较正规,按照正式的流程图标准绘制,流程图给出了构成流程的要素。
2)逻辑的构成
绘制要素的构成图时,对每个要素都注入了如下的信息。
a、要素之间的位置
b、要素与周围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
c、要素的分歧、流转
3、静态构成与动态构成的关系
业务域分解图和流程图是各自独立地从客户调研中获取,获取的方式有:
1)由不同的绘制人,分别绘制静态构成图和动态构成图
2)由同一个绘制人,分别从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人那里获取。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50d7481d2297aae3.png)
上述不同的情况都会造成流程图的要素名称与分解图要素名称的不一致,为了保证获取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是正确的,在调研现场要尽量确定动态的流程图上的主要要素与静态分解图上的那个部分是相对应的,以利于后续进行分析、架构时得到正确的结果。
3、管控构成
管理现状图中需要的管理要素有三类:业务载体、管控点、管理规则。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6ee028ab334a1558.png)
(1)业务载体:流程图、要素、分歧点等
(2)管控点:管理规则的加载位置
(3)管理规则:管控点加载的管理规则。
二、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是利用问卷或是面对面交流,并将交流的结果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在与没有信息化知识或经验的客户进行交流时,客户并不能直接给出来用设计用于表达的具体功能。一般是从客户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交流中,获得他们用客户用于描述的需求。
(1)事前问卷
为了提升访谈记录的效率,可以提前编制一个对客户起着诱导、启发作用的问卷,让受访者预先理解、准备。
(2)当面访谈
这个部分的内容最多,工作量也是最大的,包括客户对信息化的明确需求,不明确的问题、对未来的期望等,所有用图、表格等不易表达的内容都可以用。
访谈的记录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b85f1f43ab4be103.png)
(1)需求提出人(who):提出者的部门、岗位、职责等
(2)需求内容(what):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
(3)背景说明(why):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背景、痛点、希望获得什么效果。
(4)对策(how):采用什么方式应对需求。
(5)优先级(when):说明什么时间或是按什么顺序完成这个需求。
既存表单:
既存表单,是客户导入信息系统前正式使用的,并且需要转换为用系统处理的各类资料,包括各类凭证单据、统计报表、分析资料等。
这是后续功能设计的重要参考物。这些资料提供了如下的信息。业务功能、数据定义、数据逻辑、数据规则、业务流程上节点对应的实体。
(1)表单关系:
一个大型的项目,可能会收集到几十张、几百张的既存表单,理解它们之间的业务逻辑,数据逻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f6aeb9d8ca6a35de.png)
利用业务构成图,将各类表单与流程的节点进行关联,简历表单与流程之间的业务逻辑关系,这是个粗粒度的关系,让后续的设计师可以知道这些表单获取的前后顺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44142ca85d73866e.png)
建立表单之间的勾稽关系,这个图表达的是细颗粒度关系,它给出了表单质检的关键数据传递路径,掌握了表单数据分级之间的顺序,对后续分析和详细设计起着非常重要得的指导作用。
(2)表单分解
(1)一级表单:输入功能+显示功能
(2)二级表单:有显示功能。
(3)其他表单:无显示功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dfe2a7d0c0e71384.png)
(3)表单记录
(1)基本信息,将表单的名称、内容、部门等基本信息汇总成既存表单。
(2)详细定义
有了业务逻辑、数据表之间的关系之后,还必须要对每个表单上的字段进行定义,这是最细粒度的记录。
3、表单梳理与记录
对既存表单的梳理和记录顺序,根据需求分析师对客户业务的熟悉情况,经验积累、产品积累的情况不同为而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3422/8ed2265f58a7135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