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Kubernetes
资源对象都包含status.conditions
字段,用来表示资源状态,比如deployment
资源中的status.conditions
如下所示:
conditions:
- lastTransitionTime: "2020-12-15T01:52:53Z"
lastUpdateTime: "2020-12-15T01:52:53Z"
message: Deployment has minimum availability.
reason: MinimumReplicasAvailable
status: "True"
type: Available
- lastTransitionTime: "2020-12-15T01:52:39Z"
lastUpdateTime: "2020-12-15T01:52:53Z"
message: ReplicaSet "nginx-deployment-85b45874d9" has successfully progressed.
reason: NewReplicaSetAvailable
status: "True"
type: Progressing
以上conditions
的信息是很容易读懂的(后面还会详细解释),然而有个问题曾经令笔者非常困惑,那就是:
-
conditions
和status
到底有什么区别? -
conditions
的设计原则是什么?在设计API扩展时,该如何定义conditions
?
本节会先从conditions
的设计原则讲起,再介绍一些设计conditions
时的一些经验总结。
conditions设计原则
conditions
寄居于资源对象的status
字段中,与status
其他字段值一样都用来表示资源的状态。不过conditions
的设计初衷是提供一种通用的数据结构表示资源的状态,它通常能够提供比status
其他字段更详细的信息(比如状态切换时间、更新时间),conditions
实际上是一种扩展机制,外部监控程序可以根据conditions
无差别地监控各种资源的状态,而不必过分关注资源对象status
中的其他信息。
通常status.conditions
字段类型为切片,切片中的每个元素表示资源的某个状态,该状态由特定的控制器更新,比如Deployment
控制器会更新deployment
对象的status.conditions
信息。conditions
作为扩展机制,它还支持第三方控制器增加新的状态。通常status.conditions
中的信息由控制器根据资源的status
其他字段计算出来。
condition字段内容
通常一个condition
必须包含type
(状态类型)和status
(状态值)两个信息。在Kubernetes
v1.19版之前,关于condition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众多API都自行定义了condition
。比如:
-
Deployment使用的Condition为
type DeploymentCondition struct
; -
Pod使用的Condition为
type PodCondition struct
;
庆幸的是,在Kubernetes
v1.19版本社区提供了一个标准的condition
类型定义,由于兼容性考虑,Kubernetes
既有的API不一定能采用这一标准类型,但对于后续新增的API将会使用这一标准类型,并且笔者建议用户设计的CRD扩展也应使用这一标准类型。
标准的condition
类型定义如下所示:
type ConditionStatus string
const (
ConditionTrue ConditionStatus = "True"
ConditionFalse ConditionStatus = "False"
ConditionUnknown ConditionStatus = "Unknown"
)
type Condition struct {
// 类型(使用驼峰风格),如”Available“。
Type string
// 状态(枚举值:”True“、”False“和”Unknown“)。
Status ConditionStatus
// 观察到的generation。
// 如果ObservedGeneration 比metada.generation小,说明不是最新状态。
// +optional
ObservedGeneration int64
// 上次变化时间
LastTransitionTime Time
// 状态变化原因(使用驼峰风格),如”NewReplicaSetAvailable“
Reason string
// 描述信息,如”Deployment has minimum availability“
Message string `json:"message" protobuf:"bytes,6,opt,name=message"`
}
标准的condition
类型定义对condition
的各个字段做了进一步约定。除了ObservedGeneration
是可选的以外,其他字段都是必填的。
condition设计约定
为了让condition
起到最大的作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设计约定:
约定一:condition定义要有明确的信息
每个condition
需要传递一个用户关心的明确信息,用户读取到该信息不需要再根据资源的其他状态来揣测和计算。
约定二:condition需要保持兼容
condition
一旦被定义,它就成了API中的一部分,需要跟API一样提供稳定性保证。如果需要新的condition
仍然可以增加(没有破坏兼容性),但既有的condition
是否能够改变就需要根据API成熟度来决定,比如stable
的API不可以改变,alpha
的API可以改变。
约定三:condition需要控制器第一次处理资源时更新
控制器需要尽快地更新condition
状态值(condition.status
),即便该状态值为Unknown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其他组件了解到控制器正在调谐
这个资源。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控制器都能遵守这个约定,即控制器并不会报告特定的condition
(此时该condition
状态值可能为Unknown
),可能该condition
还无法确定,需要在下一次调谐
时决定。此种情况下,外部组件无法读取到特定的condition
,可以假设该condition
为Unknown
。
约定四:condition类型名需要确保可读性
condition
类型名要使用人类可读的名称,而且尽量避免出现双重否定的语境。例如,类型名Ready
比使用Failed
要好,因为condition
状态为False
时,Failed = False
将出现双重否定,不如Ready = False
容易理解。
约定五:condition不要定义成状态机
condition
需要描述当前资源的确定状态,而不是当前资源状态机中的状态。通俗地讲,condition
类型需要使用形容词(如Ready
)或过去动词(Succeeded
),而不是使用当前运行时(如Deploying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