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读】—《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史1978-2014》3

【日读】—《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史1978-2014》3

作者: 我的萌_ | 来源:发表于2020-10-01 22:07 被阅读0次

、1949年之前,中国曾有三位号称“精算师”的人才——获得北美精算学会准精算师资格。巧合的是,三人在1924年至1925年期间同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人寿保险精算学,师从精算学术权威詹姆斯·格罗威教授。

2、1983年11月,另外一个幸运儿被人保派至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邦”)香港总部学习精算实务,为期半年。1988年,他将自己的讲义整理成书——《寿险基础数理》,据称这是国内第一本精算教材。

3、1987年11月27日,北美精算学会会长英格汉先生与这位华人教授一道,赴南开大学签署了关于联合培养保险精算研究生的协议书,并于1988年9月开办了首届精算研究生班,中国正式开始引进美国的精算教育。

4、1999年11月20日,保监会公布通过首次“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43人名单。第一批“中国精算师”中,南开大学毕业生占据半壁江山,而这首期精算师后来多数都成为中国寿险行业的高管。

5、中国人民银行同意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受当时政策所限,招商局集团不能直接“露面”)和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分别出资49%和51%,合资成立平安保险公司,注册资本4200万。

6、马明哲认为,平安之所以能够获得牌照,是占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首先是改革开放提出外商来投资的需求,这是核心,没有这种需求国家是不会批准的,这也是所谓的天时;而深圳作为特区有地利之优;我以招商局重操旧业为理由,打动了袁董,并获得支持。”

7、中国保险业自诞生以来,一直就陷于一个怪圈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发展与规范脱节,监管与市场脱节,走一步算一步,行的是“先污染后治理”之道。

8、1992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保险行业的一个会上表示,我们得让外资进来,带着他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当然你得让人家进来后有钱赚、有甜头,人家才会来。

9、1992年,友邦如愿以偿地回到上海,而且重回史带创业的外滩大楼。总结自己花费17年的时间获得一张牌照的经历,格林伯格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耐心要比压力更加有效。”

10、友邦之后,国内保险公司纷纷效仿,极短的时间内,这一制度被快速复制,带动了中国寿险业超常规发展,其保费收入快速超过产险,改变了产险和寿险的市场格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读】—《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史1978-201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ev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