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薯和红薯虽然都同样有个薯字,但它实际上跟淮山山药才是亲戚,都是属于同一科的植物。
叫它们做大薯,是因为它们真的长得很大,平常的红薯放在大薯面前,只能低头认小,因为大薯一般都能比红薯大好几倍。
大薯的形状百变,并没有统一的体型,掌状、棒状或圆锥形,什么样子都有,以棒状的最多。
大薯都长得不好看,外皮黑且粗糙,每一条大薯都有不同的形状,它们的奇形怪状总让人有一种觉得它很难被得完整的感觉。但奇怪的是又很少会看到挖出来断块、不完整的大薯。
每当一说起大薯,母亲就会回忆起在小时候的冬天里在家里最常吃的饭。那锅饭其实就是煮上一锅番薯、大薯、蕉芋和芋头,有时候里面还会掺有木薯。就那样直接用水煮熟后,一家人就会这样围着柴火分食。
才刚揭开锅,还没等那热腾腾的蒸汽散去,锅边便已伸满小孩子的手。蕃薯芋头是大家的最爱,因为味道带甜糯,最怕挑到蕉芋和大薯,因为它们淡而无味。当一拥而上抢到后大家都顾不上烫手,也不及剥皮,就往嘴里塞,因为快吃完了就能快点吃下一个了。
这样的记忆,一直伴随了妈妈的青少年时代。所以直到妈妈现在也很少吃薯类,因为在她记忆中大薯这些东西代表着家里没大米了,只能以薯代粮,所以,实在不是什么好的回忆。
大薯的健脾功效很好,滋补能力也不错。大薯有白芯的,也有红芯的。不论白芯还是红芯的大薯,它们和淮山一样,都有健脾的功效。但比起淮山,听说大薯的健脾功效更强,而且平补不燥。
大薯用和淮山一样的做法就行了。不过,在江门,白芯和红芯的做法略有不同。白芯的大薯等同于淮山,被叫做淮山薯,多被用于煲汤,例如大薯陈皮煲猪排骨汤。而红芯的,多被用于焖煮。
也有用大薯磨成薯浆煎薯饼的。在薯浆里放进盐巴葱末,搅拌均匀,然后放到油锅里煎熟,就是大薯饼了。
大薯饼的味道很特别,有别于马铃薯饼的粉糯口感,它是爽口有嚼头,而且大薯特有的香味还会在口腔里留存,久久不会消失。
它的口感也很奇妙,形容起来感觉就是介于淮山山药与芋头、红薯之间,既沙又糯,没有芋头的绵软,也没有红薯那么的甜。
很奇怪,薯类中的大薯在烹制的时候,会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味,让人闻到,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就是童年的气味。
红芯的大薯颜色比白芯的漂亮。这是一种红得近紫的颜色,艳艳的,又不会像血一样的红,是娇且俏的紫。
用红芯的大薯做菜,觉得它的标配必须是腊鸭。大薯的淡泊加上腊鸭的咸鲜,两者交融之后,腊鸭的咸就会被大薯的淡所冲淡,只余剩下鲜香,而大薯又带入了腊鸭的咸香口感,咸香中又带有少许的甜味,那味道变得丰润,实在是天作之合。
这个菜还要用砂锅上。用砂锅的原因是因为砂锅传热快,散热慢,保温能力强。而且砂锅在关火后,锅内食物还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沸腾状态。在南方冬天没暖气的状态下吃饭,保持食物的温度就变得很重要了,用砂窝做食器,在整个吃饭期间,这个菜也不会变凉。
大薯焖腊鸭煲,就算久煮也不会影响食物味道,大薯的软糯混和着腊鸭的咸香,让人越食越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