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先生曰:“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译文】
先生说:“做学问也需要别人点化,但不如自家领悟,自己得来就会一通百通。如果自己不能领悟,别人也点化不了那么多。”

【浅谈】
1、古人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
自己来悟不如生活去悟,
生活去悟不如众人来悟。
人经常会说:
我突然想明白了!就在这!
2、好老师讲课亦是如此,不可不说,也不可全说。一定是启发式的,给你指一个方向,让你自己去悟。尤其中国哲学,不是西方的逻辑推理,而是自己想明白了,就明白了,否则,老师给你说再多也没用。
3、为什么,如同先生的悟道,六祖惠能的顿悟,都是九死一生,历经磨难与坎坷,才能对比出那些哲理不在书本上,在自身的切己体验中。所以没有一定个人跌荡起伏的人生经历,是读不懂经典的。
4、孔子亦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开导别人也只有在对方极力想理解而未能理解时才有用。老师,朋友,高人在合适的时机上指出你的问题,但是不如自己良知体悟到,自己良知切实的体悟才能彻彻底底。
5、否则,世间万事万物哪里能让高人点化的过来。自己的饭别人怎可以代自己吃?别人吃饭你看着也饱不了。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学贵自悟,学贵有本源,这点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